加工分级对机采条形绿茶品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高士伟

作者: 高士伟;叶飞;龚自明;王胜鹏;张强;郑鹏程;崔清梅;王雪萍;梁金波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加工分级;机采;茶鲜叶;条形绿茶;品质

期刊名称: 浙江农业科学

ISSN: 0528-9017

年卷期: 2017 年 58 卷 02 期

页码: 280-283

摘要: 以1芽2~3叶为主的机采鲜叶为试验材料,采用恩施振动分级设备,分别在鲜叶、杀青、二青、三青等关键环节进行分级处理,以未分级处理为对照,按照条形绿茶工艺加工成干茶,比较各处理原料的组成情况、干茶感官品质、正茶率及理化成分。结果显示,鲜叶分级、二青分级、三青分级基本将原料分为2档,杀青分级将原料分为3档;未分级处理所制条形绿茶感官品质优于分级处理,加工中二青分级所制条形绿茶感官品质优于其他分级处理;机采条形绿茶正茶率均较低,为66%~88%,需精制,其中二青分级2档茶的正茶率较高,均超过86%;二青分级下口原料所制条形绿茶的粗纤维含量最低,较对照低19%以上,氨基酸含量较对照高出20%以上,说明二青分级有利于将嫩度较好、品质较优的原料分离出来。本研究结果为利用机采鲜叶加工优质茶产品提供了新思路。

分类号: TS272.51

  • 相关文献

[1]机采茶鲜叶分级技术初步研究. 杨娟,李中林,袁林颖,刘素强,邬秀宏,盛忠雷. 2015

[2]机采茶鲜叶筛分机分级效果初步研究. 肖星,殷丽琼,孙云南,梁名志,李召,陈洪云,刘德和. 2016

[3]微波干燥对条形绿茶品质的影响. 袁林颖,钟应富,李中林,周正科,敬廷桃. 2009

[4]不同机采处理对乌龙茶树冠生长和品质影响试验初报. 陈芝芝,张文锦,朱留刚,陈玉真,杨如兴,余文权. 2017

[5]氮素调控对机采茶园茶叶品质与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 向芬,刘红艳,周凌云,杨拥军,丁玎. 2017

[6]机采与手采茶鲜叶加工恩施玉露的比较研究. 叶飞,高士伟,龚自明,张强,崔清梅,戴居会. 2016

[7]不同修剪方式对春季茶树生长与机采效果的影响. 向芬,刘红艳,戴翠婷,涂洪强,李维. 2024

[8]古茶园与台地茶园鲜叶常量成分及成茶品质比较研究. 陈继伟,梁名志,王立波,杨毅坚,罗正飞,李朝云,夏丽飞,王丽. 2011

[9]茶鲜叶水洗方法的研究. 高士伟,龚自明,郑鹏程,叶飞,王胜鹏,王雪萍,滕靖. 2013

[10]碱洗茶鲜叶对绿茶加工品质的影响. 杨娟,钟应富,邬秀宏,张莹,罗红玉,袁林颖. 2017

[11]近五年茶鲜叶摊青工艺研究进展及展望. 王胜鹏,李飞,龚自明. 2016

[12]鲜叶中生化成分与红茶品质关系综述. 刘千录,江和源,江用文,张建勇,薛金金,徐斌. 2014

[13]提高机采茶叶原料质量措施浅析. 刘晓霞,胡华健,王家伦,何莲,卢天国. 2010

[14]茶树机采与手采结合是必由之路. 刘红梅. 2007

[15]机采与手采的有机结合是茶叶采摘技术发展的必由之路. 郑文佳,刘红梅. 2007

[16]机采特等茶青下树率试验初报. 郑文佳,沈强,郑道芳. 2010

[17]贵州湄潭永兴茶场现行茶叶采摘行为的研究. 边金霖,王加伦,胡华健,卢天贵,刘晓霞,何莲,陈娟,段学艺,金大红,张兰兰,骆耀平. 2010

[18]论云南大叶种机械采茶的有关技术. . 1997

[19]北疆早熟优质机采棉栽培技术规程. 王香茹,王香茹,韩焕勇,张恒恒,宋美珍,张西岭. 2021

[20]晋南机采高密棉田创新技术可行性研究. 杨苏龙,史俊东,席凯鹏,史高川,陶民刚,常铁牛,张卫民,李朋波,石跃进,姚众.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