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早熟玉米克单13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纪春学
作者: 纪春学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克单13;栽培技术
期刊名称: 农业科技通讯
ISSN: 1000-6400
年卷期: 2012 年 02 期
页码: 118-119
摘要: 克单13(原代号克246)是黑龙江省农科院克山分院于2001年用KL12与B6杂交始配组合选育的玉米新品种。该品种表现早熟、高产、抗病,适合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上限推广种植。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辽宁省玉米生产现状及发展前景. 王建迎,李书平. 1999
[2]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赵洪祥,孟祥盟,边少锋,冯士成,邹云峰,方金宇. 2016
[3]新疆玉米吨粮田的开发与建设. 田拴才. 1992
[4]江苏沿江稻区玉米—稻模式新型种植方式研究. 刘建. 2000
[5]旱地玉米两种秸秆覆盖方法. 赵克明. 1992
[6]杂交玉米“黔单23号”高产栽培技术. 潘敏娜,郑常祥. 2011
[7]玉米新品种河玉397的选育过程及高产栽培技术. 侯青光,韦林汕,黄柄壬,蓝现丹,韦贵剑. 2018
[8]玉米新品种桂单0810在贵港市种植表现及配套栽培技术. . 2015
[9]玉米杂交种黔单18号丰产栽培技术. 祝云芳,王天宇,陈华璋,赵晓燕,陈泽辉,蔡飞,道平惠. 2007
[10]近年我国玉米超高产田的分布、产量构成及关键技术. 高聚林,赵明,董树亭,李少昆,杨祁峰,刘永红,王立春,薛吉全,柳京国,李潮海,王永宏,王友德,宋慧欣,赵久然. 2012
[11]关于影响玉米籽粒容重的栽培技术研究. 刘海天,马晶,刘武仁. 2016
[12]桦甸市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付稀厚,方向前,吴彦波,孙国臣,刘勤来,刘慧军,李姝. 2015
[13]超甜玉米新品种蜜玉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谢庆春. 2006
[14]玉米质量与产量协同提高的关键技术研究. 刘武仁,冯艳春,郑金玉,刘凤成,赵福仁. 2004
[15]桦甸市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曹文明,方向前,苏仕卫,付稀厚,韩喜福. 2013
[16]桦甸市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付稀厚,方向前,吴彦波,苏仕卫,李德陆,金宏杰,于世伟,曹文明,乔志一. 2014
[17]玉米新品种德禹201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王永生,王晶,倪培涛,王宏昌. 2019
[18]玉米杂交种五谷704的选育及其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李世晓,张正英,于安芬,第红君. 2014
[19]全地面覆盖地膜玉米栽培的效果与关键技术. 孙志寿. 1997
[20]西丰县玉米生产的品种选择及增产技术. 张庆芳.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玉米耐低氮杂种优势分析
作者:周恪驰;何长安;纪春学;王辉;张恒
关键词:玉米;杂种优势;遗传变异;低氮耐性
-
低氮对玉米杂交种产量及相关农艺性状的影响
作者:周恪驰;何长安;纪春学;王辉;张恒
关键词:玉米;杂交种;低氮;相关农艺性状
-
黑龙江省鲜食玉米产业发展困境及对策
作者:杨耿斌;于滔;何长安;李文跃;马雪娜;纪春学;曹士亮
关键词:黑龙江;鲜食玉米;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
甜糯玉米育种技术分析
作者:周恪驰;何长安;纪春学;王辉;张恒
关键词:甜糯玉米;育种技术;现状分析
-
水果玉米无公害栽培技术研究
作者:周恪驰;何长安;纪春学;王辉;张恒
关键词:水果玉米;无公害;栽培技术;高产
-
黑龙江省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组成及变化动态分析
作者:马立功;孟庆林;石凤梅;刘佳;李易初;刘兴龙;何长安;纪春学;王军
关键词: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动态变化
-
玉米试验区实施落实操作探讨
作者:张恒;何长安;纪春学;王辉;周恪驰
关键词:实施设计;准确性;玉米试验区;操作;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