砷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率影响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龚艳

作者: 龚艳;樊铭勇;李书谦;胡定金;刘剑彤;敖鸿毅;闻胜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砷;磷;铜绿微囊藻;生长率

期刊名称: 湖北农业科学

ISSN: 0439-8114

年卷期: 2010 年 49 卷 11 期

页码: 160-16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磷饥饿培养后的铜绿微囊藻FACHB905进行不同浓度砷(V)和磷的暴露试验,考察砷、磷并存对滇池分离出的铜绿微囊藻生长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磷在一定浓度范围内(≤40μg/L),外源性磷是微囊藻生长的制约因子。磷浓度变化不影响铜绿微囊藻FACHB905对砷(V)的耐受阈值,阈值均值为106.5μg/L,EC50,48h值随着磷浓度的升高而增大。由上可知,低浓度砷(V)不影响磷酸盐动力学参数,从侧面反映出铜绿微囊藻FACHB905对砷和磷具有一定的分辨能力。这对于砷背景值较高的滇池水域中微囊藻水华暴发过程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分类号: X173

  • 相关文献

[1]铜绿微囊藻在不同供磷水平下对砷胁迫的响应. 龚艳,吴幸强,肖邦定,方涛,刘剑彤,宋立荣. 2009

[2]磷和硫对空心菜吸收砷的影响. 杨文婕,刘更另. 1996

[3]不同磷石膏添加量与接种菌根对玉米生长及磷、砷、硫吸收的影响. 白来汉,张仕颖,张乃明,夏运生,王幼珊,姜蓉,赵涵. 2011

[4]条斑紫菜中磷和钙的亚细胞分布及其与富集砷的关系. 尚德荣,宁劲松,赵艳芳,翟毓秀,李风铃,盛晓风,丁海燕,徐正,段德麟. 2016

[5]不同品种苋菜对砷的吸收能力及植株磷砷关系研究. 张骞,曾希柏,苏世鸣,王亚男,白玲玉,吴翠霞,高雪,贾武霞. 2016

[6]P、Fe及水分对土壤砷有效性和小麦砷吸收的影响. 李思妍,史高玲,娄来清,蔡庆生. 2018

[7]香根草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抑制及其成分分析. 潘琦,刘娅琴,邹国燕,周文宗,付子轼,刘长娥,宋祥甫. 2019

[8]脉冲放电对铜绿微囊藻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王翠华,吴彦,李国锋. 2010

[9]陆生植物化感抑制铜绿微囊藻作用效应及机制研究进展. 周丽,付子轼,陈桂发,潘琦,宋祥甫,邹国燕,刘娅琴. 2018

[10]铜绿微囊藻对WSSV潜伏感染对虾的致死效应. 曹煜成,徐煜,黄小帅,胡晓娟,李卓佳,李凡,陈勇贵,文国樑. 2018

[11]夏季不同时期浮床植物旱伞草和美人蕉对铜绿微囊藻的化感作用研究. 潘琦,刘娅琴,邹国燕,周文宗,付子轼,刘长娥,宋祥甫. 2019

[12]50种常用香料对铜绿微囊藻的生态毒性效应. 张薛薇,开振鹏,宋卫国,陈珊珊. 2021

[13]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南太湖入湖口产毒微囊藻. 刘洋,胡佩茹,马思三,叶金云. 2016

[14]盐碱水中地衣芽孢杆菌抑制铜绿微囊藻生长研究. 周成夷,么宗利,来琦芳,袁春营,高鹏程,陆建学,李燕,周凯,刘一萌,孙真. 2023

[15]铜绿微囊藻和小球藻对水环境pH的影响. 苏发文,高鹏程,来琦芳,么宗利,陆建学,周凯,仲启铖,郑亮,王慧. 2016

[16]聚铁及其加载粘土絮凝去除铜绿微囊藻的研究. 付军,滕曼,万东锦,肖华. 2010

[17]侧孢芽孢杆菌的抑藻效应及对养殖水体中蓝藻水华的生态防控. 王琼,瞿建宏,张骞月,吴伟. 2013

[18]化感作用与养殖池塘中铜绿微囊藻的防治. 马晓燕,陈家长. 2006

[19]枯草芽孢杆菌对铜绿微囊藻抑制效果的研究. 张睿,王广军,李志斐,郁二蒙,夏耘. 2015

[20]凤眼莲对铜绿微囊藻生长及藻毒素与营养盐释放的影响. 周庆,韩士群,严少华,宋伟,刘国锋.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