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肥后移对花生氮代谢相关酶活性、氮素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姚瑞

作者: 姚瑞;赵凯能;谢畅;宋海玲;徐爽;于海秋;张正;王婧;蒋春姬;赵姝丽;王晓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花生;氮肥后移;氮代谢酶;氮素利用率;产量

期刊名称: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ISSN: 1007-9084

年卷期: 2022 年 44 卷 004 期

页码: 877-88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研究以农花5号为试材,在施氮肥总量一致的条件下,设3个不同施用时期处理:基施氮肥135 kg·hm-2(T1)、基施氮肥67.5 kg·hm-2+苗期追肥67.5 kg·hm-2(T2)、基施氮肥45 kg·hm-2+苗期和开花下针期分别追肥45 kg·hm-2(T3)、以不施氮肥CK为对照,研究氮肥后移对花生叶片氮代谢相关酶活性、氮素积累量与利用效率、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氮时期处理下,氮代谢相关酶活性和氮素积累量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但活性和含量的高低因施氮时期的不同发生变化.T3处理能显著提高花生生育后期叶片的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合成酶和谷氨酸脱氢酶的活性;花生生育后期植株总氮素积累量、根系和荚果氮素积累量以T3处理最高,但各施肥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亦以T3处理最高,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T3处理产量最高,为5361.11 kg·hm-2,比CK、T1和T2处理分别增产20.79%、3.27%和5.66%.从产量构成因素分析,T3处理产量的提高主要依赖于花生的单株果重和饱果率的提高.

分类号: S565.2

  • 相关文献

[1]多效唑对不同品质类型花生产量、品质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张佳蕾,王媛媛,孙莲强,魏彤彤,顾学花,高芳,李向东. 2013

[2]施氮方式对连作花生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隋世江,张海楼,张艳君,华利民,苏黎,于涛,叶鑫. 2014

[3]氮钙互作对花生氮素利用及钙素积累的影响. 尤召阳,王建国,刘颖,闫振辉,张佳蕾,万书波. 2024

[4]控释掺混肥一次性减量施用对夏玉米产量、氮肥利用和叶片氮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曹兵,黄志浩,吴广利,梁红胜,陈延华,左强,倪小会,邹国元,王学霞. 2021

[5]氮肥减施下不同基因型玉米氮效率差异及生理特性研究. 张盼盼,张桂堂,黄璐,乔江方,李川,张美微,赵霞,刘京宝. 2021

[6]前氮后移对水稻氮素吸收和利用效率的影响. 刘红江,肖敏,张丽萍,陈留根,张岳芳,郭智,郑建初. 2017

[7]氮肥运筹对苗期受渍夏玉米子粒灌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武文明,王世济,陈洪俭,魏凤珍,李金才. 2016

[8]不同时期施氮对华南双季杂交稻产量及氮素吸收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钟旭华,黄农荣,郑海波,彭少兵,Roland J Buresh. 2007

[9]氮肥后移对江汉平原小麦籽粒产量及氮肥偏生产力的影响. 沈永龙,高春宝,刘章勇,方正武. 2010

[10]氮肥后移对春玉米产量、氮素吸收利用及土壤氮素供应的影响. 侯云鹏,杨建,尹彩侠,秦裕波,李前,于雷,孔丽丽,刘志权. 2019

[11]氮肥运筹对旱地糜子籽粒产量及氮素吸收的影响. 张晓娟,王湛,杨军学,李凯,程炳文. 2023

[12]氮肥减量后移对玉米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及农田氮素平衡的影响. 邹晓锦,张鑫,安景文. 2011

[13]氮肥后移对长江上游机插杂交稻群体质量和产量的影响. 张巫军,高立均,段秀建,姚雄,唐永群,李经勇,李焕梅,文明,张现伟,肖人鹏,刘强明. 2018

[14]氮、钙配施对花生根系生长及氮肥利用的影响. 刘颖,伊淼,王建国,郭峰,张佳蕾,唐朝辉,李新国,万书波. 2020

[15]新型缓释掺混肥对花生产量和肥料利用的影响. 王建国,尹金,郭峰,张佳蕾,唐朝辉,李新国,万书波. 2020

[16]玉米花生间作对作物干物质积累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刘颖,王建国,郭峰,唐朝辉,杨莎,耿耘,孟静静,李新国,张佳蕾,万书波. 2020

[17]氮肥实时实地管理对水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何佳芳,肖厚军,黄宪成,周琴,胡德平. 2010

[18]施氮量对甘薯块根产量和氮素利用的影响. 丁艳锋,李洪民,张爱君,史新敏,唐忠厚,魏猛,靳容. 2015

[19]控释尿素对云南旱地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尹梅,王贵宝,陈华,陈检锋,苏帆,付利波,任石所,张勤斌,黄惠. 2015

[20]增密减氮对嫩单18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周超,马宝新,刘海燕,孙善文,王俊强,韩业辉,于运凯,许健,孙培元,武琳琳.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