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铜、锌、镉形态及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美

作者: 王美;李书田;马义兵;黄绍敏;王伯仁;朱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长期施肥;重金属形态;生物有效态

期刊名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ISSN: 1672-2043

年卷期: 2014 年 33 卷 08 期

页码: 1500-151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研究长期不同施肥措施对典型土壤中铜、锌、镉形态分布特征及生物有效性的影响,采用BCR连续提取法测定了黑土、潮土和红壤在20多年不同施肥措施(不施肥、施化肥、化肥有机肥配施)下土壤中Cu、Zn、Cd形态的含量。结果表明,黑土施用磷肥提高了Cu、Zn的酸提取态和氧化物结合态比例,施用有机肥增加了土壤Cu、Zn的酸提取态和有机结合态比例,降低了Cd的有机结合态比例;潮土单施化肥或配施有机肥均能提高酸提取态、氧化物结合态和有机结合态Zn比例;红壤施磷肥提高了Zn的酸提取态和有机结合态比例,施有机肥提高了Cu、Zn氧化物结合态和有机结合态比例。对作物籽粒和秸秆Cu、Zn、Cd浓度与其在土壤中各形态含量作逐步回归分析表明,黑土中Cu、Zn、Cd的生物有效态以酸提取态为主;潮土中Zn、Cd的生物有效态以氧化物结合态和有机结合态为主;红壤中土壤酸提取态、氧化物结合态和有机物结合态Cu、Zn、Cd都具有一定的生物有效性。Cu、Zn、Cd总量和EDTA-可提取态是黑土和红壤重金属形态的主要影响因子。

分类号: X53

  • 相关文献

[1]不同性质硅肥影响土壤生物有效态镉砷的主要因素. 黄蕊,魏维,谢运河,柳赛花,陈豪宇,彭华,纪雄辉. 2023

[2]不同钝化材料对农田土壤中砷的钝化效果研究. 黄安林,刘桂华,柴冠群,范成五,傅国华,秦松. 2021

[3]天然火成岩对不同污染程度土壤镉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张志毅,聂新星,杨利,范先鹏,余延丰,丁鲁平. 2019

[4]牛粪与化肥配施对土壤及青贮玉米中铜、锌含量的影响. 王振. 2023

[5]外源有机物配合化肥减施对水稻产量及镉吸收的影响. 谢杰,陈院华,秦文婧,杨涛,徐昌旭,董爱琴. 2019

[6]堆肥污泥中重金属形态分布及在矿山复垦过程中迁移转化研究. 邹惠,刘凯,于玲玲,张文毓. 2022

[7]汕头南澳白沙湾养殖区沉积物重金属形态及潜在生态风险. 谷阳光,杨宇峰,林钦. 2013

[8]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品种水稻Cu、Cd吸收及根际土Cu、Cd形态的影响. 李中阳,樊向阳,宋正国,李林,黄仲冬,胡超,杜臻杰. 2013

[9]有机酸诱导下土壤中镉形态的分布特征. 朱桂芬,邢艳帅,乔冬梅,齐学斌,樊静. 2014

[10]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重金属铅、镉形态分布的影响. 李富荣,赵洁,文典,杜应琼,王富华,杨锐,朱娜. 2015

[11]不同种植年限设施菜地土壤超标重金属及其形态特征研究. 井永苹,李彦,薄录吉,张英鹏,孙明,仲子文. 2020

[12]长期氮磷钾配施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沈明星,沈新平,吴彤东,姚月明,刘凤军. 2004

[13]黄潮土长期轮作施肥土壤有机质消长规律的研究. 张爱君,张明普. 2002

[14]长期培肥对农田暗棕壤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 隋跃宇,焦晓光,魏丹,刘洪家. 2010

[15]长期施肥对黄壤养分及不同形态无机磷的影响. 张邦喜,李渝,张文安,张雅蓉,蒋太明. 2016

[16]长期施肥对黄壤有机碳平衡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张雅蓉,李渝,刘彦伶,张文安,蒋太明. 2016

[17]长期施肥对黄壤性水稻土耕层有机碳平衡特征的影响. 李渝,罗龙皂,何昀昆,张文安,蒋太明. 2014

[18]长期施肥下黄壤旱地玉米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变化特征. 罗龙皂,李渝,张文安,肖厚军,蒋太明. 2013

[19]长期不同施肥结构条件下的土壤植烟效应研究. 张翔,范艺宽,宝德俊,毛家伟,马京民,桂言伟. 2009

[20]长期施肥对黄壤性水稻土磷平衡及农学阈值的影响. 刘彦伶,李渝,张雅蓉,张文安,蒋太明.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