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垦殖方式下茶园土壤有机碳的流失特征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义祥
作者: 王义祥;罗旭辉;叶菁;应朝阳;翁伯琦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茶园;垦殖方式;土壤有机碳;地表径流;损失
期刊名称: 茶叶学报
ISSN: 2096-0220
年卷期: 2016 年 57 卷 03 期
页码: 129-132
摘要: 采用径流小区观测法研究不同茶园垦殖方式对土壤有机碳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垦殖方式下茶园土壤有机碳流失均以泥沙态损失为主,占流失总量的87.4%~98.6%,而径流态损失仅占1.4%~12.6%。就土壤有机碳年流失量而言,梯台植草方式下土壤有机碳流失量最小,分别比顺坡清耕、顺坡植草和梯台清耕方式降低70.1%~70.7%、42.1%~57.0%和14.2%~17.8%,说明梯台植草方式可作为减少茶园土壤有机碳流失的技术途径。
分类号: S571.1
- 相关文献
[1]不同施氮量对茶园土壤有机碳矿化特征的影响. 陈玉真,王峰,尤志明,吴志丹,江福英,张文锦. 2014
[2]豆科绿肥对茶园土壤有机碳矿化的模拟研究. 叶菁,王义祥,王峰,黄毅斌,翁伯琦. 2016
[3]有机和常规管理对茶园土壤固碳的影响-以林地为对照. 郑玉婷,黄鑫慧,李浩,王彪,李攀锋,崔吉晓,隋鹏,高旺盛,陈源泉. 2024
[4]垦植方式对山地果园水土流失的影响. 黄毅斌,罗旭辉,郑仲登,张伍生,黄秀声,詹杰. 2009
[5]福建山地综合开发中红壤保育研究——Ⅰ.不同垦殖方式对果园生态系统的影响. 郑仲登,黄毅斌,翁伯奇,罗涛,于家旺. 2003
[6]垦殖方式对侵蚀果园果实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詹杰,罗旭辉,董学金,王义祥,郑仲登,黄毅斌. 2009
[7]崇左蔗区螟虫为害造成产量和糖分损失及生防效果. 卓宁,黎焕光,覃荣乐,潘红春,张文峰. 2011
[8]同型巴蜗牛对花荚期大豆的为害及损失研究. 徐文华,周加春,李红阳,卞同洋,郭军. 2002
[9]一起西瓜药害的农业司法鉴定案例分析. 顾双平,蔡立旺,姚立生. 2011
[10]辽宁农村储粮损失的原因与对策. 周钢霞. 2010
[11]制种稻穗发芽粒性状损失及其调控技术研究. 李慈厚,李洪山,李安祥,夏继峰,杨爱全. 1998
[12]农户玉米穗储藏特性及其储藏损失的研究. 董殿文,董梅,高树成,王德华,周云,苑昕,李佳. 2014
[13]减少水稻收割机谷粒损失的技术途径. 吕东山. 2017
[14]苜蓿黄萎病的发生、危害及检测. 索南措,黄远志,李彦忠,俞斌华. 2019
[15]四川棉花烂铃原因和损失研究. 谭永久,李琼芳. 1988
[16]半喂入花生联合收获损失致因与控制对策研析. 陈有庆,王海鸥,胡志超. 2011
[17]锡林郭勒草原近40年火灾分析. 苏和,刘桂香. 2004
[18]空心莲子草对移栽水稻的为害损失及经济阈值研究. 张俊喜,李慈厚,娄远来,邓渊钰,仇彩云. 2004
[19]收获时期对稻麦轮作水稻机收损失构成的影响. 王桂民,易中懿,陈聪,曹光乔. 2016
[20]滇池流域西芹保护地氮氧化物排放量分析. 邱学礼,胡万里,段宗颜,卢昌艾,孔令明,夏体渊.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长期施用炭基有机肥对土壤铜形态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作者:李艳春;叶菁;刘岑薇;林怡;王义祥
关键词:重金属污染;炭基有机肥;磷脂脂肪酸;土壤呼吸
-
牧草的重金属胁迫效应及修复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吴雅芬;周柳婷;王义祥;罗涛;黄小云;黄秀声
关键词:牧草;重金属污染;修复机制;影响因素;强化措施
-
果园红壤供氮水平季节性变化及对长期套种绿肥的响应研究
作者:钟珍梅;李春燕;邢世和;翁伯琦
关键词:豆科绿肥套种;可溶性氮;季节性变化;氮水解酶;定位试验
-
提升南方沿海四省(区)粮食产能的现状与对策
作者:王义祥;王小龙;林怡;刘岑薇;叶菁;翁伯琦
关键词:粮食安全;产能提升;战略对策;南方
-
福建省"稻萍鱼"模式推广潜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作者:李振武;杨有泉;詹杰;应朝阳
关键词:稻萍鱼模式;推广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
-
杏鲍菇菌渣代料栽培对姬松茸不同潮次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作者:陈华;林怡;叶菁;刘朋虎;翁伯琦;王义祥
关键词:杏鲍菇菌渣;姬松茸;产量;品质
-
山区山垅田满江红周年养殖技术
作者:陈钟佃;冯德庆;黄小云;黄秀声;翁伯琦
关键词:满江红;周年养殖;山垅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