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中子辐照紫花苜蓿的生物学效应与RAPD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韩微波

作者: 韩微波;张月学;唐凤兰;刘杰淋;刘凤歧;尚晨;孔福全;王潇;刘录祥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快中子;紫花苜蓿;生物学效应;RAPD

期刊名称: 核农学报

ISSN: 1000-8551

年卷期: 2011 年 25 卷 04 期

页码: 94-9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直线加速器产生3.60×1011、7.10×1011和3.54×1012/cm2 3种辐照注量的快中子处理肇东苜蓿干种子,对其进行种子发芽试验、幼苗生长和RAPD分子标记分析。研究表明,经3种注量快中子处理后,肇东苜蓿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显著高于对照;幼苗的苗高和根长小于对照,随着快中子处理注量的增加,幼苗苗高降低和根长减少的幅度越大;当快中子辐照注量达到3.54×1012/cm2时,幼苗根长相比对照降低了81.63%,没有生长出真叶,只有子叶。RAPD试验共使用36种引物,结果显示,辐照注量为3.60×1011、7.10×1011和3.54×1012/cm2的快中子处理紫花苜蓿M1代的RAPD多态性频率分别为7.25%、6.52%和5.80%,3.60×1011/cm2处理辐照注量的RAPD多态性频率最高。在本研究的辐照注量范围内,3.60×1011/cm2是利用快中子诱变紫花苜蓿的适宜辐照注量。

分类号: S541.9

  • 相关文献

[1]高能混合粒子场和γ射线对紫花苜蓿的诱变效应. 尚晨,张月学,唐凤兰,刘杰淋,韩微波,蒿若超,李集临,徐香玲,刘录祥. 2008

[2]苜蓿种子空间诱变生物学效应研究初报. 任卫波,赵亮,王蜜,陈立波,郭慧琴. 2008

[3]苜蓿遗传多样性的取样数目——RAPD和SSR群体标记法. 班霆,韩鹏,刘翔,金樑,王晓娟. 2009

[4]紫花苜蓿空间诱变突变体筛选及其RAPD多态性分析(简报). 王蜜,魏建民,郭慧琴,任卫波,徐柱,陈立波. 2009

[5]紫花苜蓿耐盐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姜健,杨宝灵,夏彤,于淑梅,乌云娜. 2011

[6]RAPD技术分析不同抗旱性苜蓿品种DNA的多态性. 康俊梅,杨青川,樊奋成. 2005

[7]零磁空间处理选育紫花苜蓿品种农菁1号. 张月学,唐凤兰,张弘强,韩微波,李道明,刘杰淋,蒿若超,申忠宝,刘录祥. 2007

[8]RAPD分子标记鉴定紫花苜蓿品种的反应体系优化. 张涛,杨青川,毛培胜. 2006

[9]紫花苜蓿品种鉴定的RAPD分子标记技术研究. 毛培胜,张涛,杨青川. 2007

[10]快中子辐照太谷核不育小麦的效应. 程俊源. 1993

[11]快中子辐射诱变K326突变体库的创建及初步分析. 平文丽,金立锋,张小全,李正风,李雪君,张林,孙计平,孙焕,丁燕芳,俎焕新,李旭辉,侯咏,王燃. 2018

[12]晚稻CHA杂交小麦前期浇水的生物效应研究. 张艳敏,张胜爱. 1995

[13]培矮64S空间诱变的生物学效应. 李永辉,柳武革,王丰,刘振荣,刘宜柏,蔡耀辉. 2008

[14]包膜型缓/控释肥技术的研究与进展. 黄永兰,罗奇祥,刘秀梅,侯红乾. 2008

[15]CO_2激光对茉莉作用效果的研究初报. 贺利雄. 1992

[16]硅肥对水稻抗早衰的生理作用. 王有芬,周腰华,侯守贵,于广星,王一凡. 2006

[17]高压静电场对植物生物学效应的研究进展. 高伟娜,顾小清. 2006

[18]超低能离子束处理小麦种子生物学效应的初步分析. 林锡刚,汪仕元,王成俊,瞿世洪. 2002

[19]氮离子注入对黄瓜当代生物学效应的影响. 崔兴华,刘楠,韩毅科,魏爱民,张桂华,杜胜利. 2012

[20]磁场对小麦的生物学效应及应用研究进展. 毛伟海. 199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