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2007年河南省棉花品种遗传改良成效研究Ⅲ.抗枯、黄萎病及农艺性状的改良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唐中杰

作者: 唐中杰;李武;谢德意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棉花;品种;抗病性;农艺性状;遗传改良

期刊名称: 河南农业科学

ISSN: 1004-3268

年卷期: 2011 年 40 卷 02 期

页码: 63-6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1978-2007年河南省审定的87个棉花品种的区域试验资料为材料,研究了河南省棉花品种在抗枯萎病、黄萎病和农艺性状方面遗传改良的成效。结果表明,棉花抗枯萎病改良成效相对较好,抗黄萎病改良进展缓慢,枯萎病、黄萎病病指分别以每年0.248 0和0.967 9的速度增加,分别达显著、极显著水平,这2种病害对棉花生产危害依然严重;农艺性状遗传改良成效显著,棉花个体增产潜力明显提高,株铃数、铃质量和果枝数等与丰产性密切相关的指标分别为0.3831个、0.045 5 g、0.071 9台。年均增加量达极显著水平,各性状对皮棉产量的影响力顺序为:株铃数>果枝数>霜前花率>衣分>株高>铃质量。

分类号: S562

  • 相关文献

[1]建国以来我国黄淮棉区棉花品种的遗传改良 Ⅲ.农艺性状、抗病性和稳定性的改良. 姜保功,孔繁玲,张群远,杨付新,姜茹琴. 2000

[2]河北省转基因抗虫棉遗传改良成效分析. 戴茂华,刘丽英,郑书宏,唐长波,吴振良. 2015

[3]安徽省棉花品种遗传改良成效分析. 何团结,林毅,程福如. 2012

[4]建国以来我国黄淮棉区棉花品种的遗传改良Ⅰ.产量及产量组分的改良. 孔繁玲,姜保功,张群远,杨付新,李如忠,刘永平,赵素兰,郭腾龙. 2000

[5]1978-2007年河南省棉花品种遗传改良成效研究Ⅰ.产量性状的改良. 唐中杰,李武,谢德意. 2010

[6]1978-2007年河南省棉花品种遗传改良成效研究Ⅱ.纤维品质的改良. 唐中杰,李武,谢德意. 2011

[7]早熟棉花新品种金垦1261的选育. 孔宪辉,余渝,王旭文,刘丽,王娟. 2015

[8]9个芦笋品种在福建的适应性分析. 阮宏椿,石妞妞,杜宜新,甘林,代玉立,杨秀娟,陈福如. 2017

[9]冀西北坝上地区洋葱引种试验. 张俊花,刘灵娣,黄伟,闫冲,李丹. 2013

[10]超甜玉米品种比较研究. 刘会,高金亮,杨凤鸣,高慧敏. 2010

[11]5个引进芦笋品种的比较研究. 曹岩坡,戴素英,代鹏. 2009

[12]7个鲜食糯玉米品种在上海地区比较研究试验. 李丹,徐莉莉,黄艳娜,顾艾节,陆方燕,俞晓云,曹婷,顾晓雯. 2023

[13]2016―2022年辽宁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品种表现分析. 韩晓军,王洪山,王子胜. 2023

[14]不同棉花品种早衰及红叶发生情况调查. 刘海洋,武刚,努尔孜亚,杨森. 2010

[15]不同种植模式对棉花产量及纤维品质的影响. 桑晓慧,陈伟,赵云雷,赵佩,龚海燕,王红梅. 2021

[16]棉花不同品种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比较. 梁昌毅,谢云,王静,蒋争军,买里亚木姑·依斯拉依,唐永淳,唐新燕,邹亚茹,王林,崔建平,张娜,蒋从军. 2024

[17]植物寄主与病原物互作及抗病性遗传改良研究进展. 刘水东,郝德荣,何林池. 2010

[18]RNAi基因沉默技术及其在植物抗病性改良中应用的策略. 何晨阳. 2011

[19]RNAi础基因沉默技术及其在植物抗病性改良中应用的策略. 何晨阳. 2011

[20]花生野生种在花生抗病中的利用. 朱琳,靳秋生,郭凤丹,王兴军,赵传志,夏晗.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