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宜机插密度提高优质杂交籼稻插秧质量及产量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蒋明金

作者: 蒋明金;李敏;周维佳;罗德强;江学海;姬广梅;李立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杂交籼稻;机插密度;插秧质量;抗倒伏;产量

期刊名称: 杂交水稻

ISSN: 1005-3956

年卷期: 2021 年 001 期

页码: 41-4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明确机插密度对优质杂交籼稻插秧质量及产量形成的影响,以宜香4245和宜香优2115为供试材料,设置3种机插密度(D1的行株距为30 cm×14 cm,D2的行株距为30 cm×18 cm,D3的行株距为30 cm×21 cm),研究不同机插密度对优质杂交籼稻机插质量、茎蘖生长及抗倒性、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机插密度降低,2个水稻品种的秧苗漏插率、漂秧率和伤秧率均逐渐下降,机插合格率和每穴苗数逐渐提高,但栽插穴数和单位面积基本苗数仍呈降低趋势;(2)随着机插密度降低,2个水稻品种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的群体茎蘖数和干物质积累量均显著降低,成穗率和收获指数均不同程度增加,茎秆基部第2、第3节间抗折力和弯曲力矩逐渐增加,倒伏指数降低;(3)随着机插密度降低,2个水稻品种的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显著减少,每穗总粒数和结实率逐渐增加,产量均表现为D2>D1>D3。2个品种均以机插密度D2处理(行株距30 cm×18 cm)的插秧质量和产量最优。

分类号: S511.21

  • 相关文献

[1]减氮对机插杂交籼稻茎秆生长及抗倒伏特性的影响. 徐文波,王荣基,蒋明金,江学海,姬广梅,李敏,罗德强,周维佳. 2021

[2]弱光下烯效唑对杂交籼稻茎秆形态、解剖特征和抗倒伏性的影响. 张巫军,段秀建,李茂瑜,罗夏,刘强明,唐永群,李经勇,姚雄. 2024

[3]成都平原稻麦两熟区机插稻技术研究. 李旭毅,池忠志,王少华,郑家国. 2013

[4]成都平原两熟制条件下机插秧播期研究. 李旭毅,池忠志,郑家国,马均. 2013

[5]早稻舜达135特早栽培高产技术研究. 张莉,周宇尘,罗高明,梁燕,顾淑华,沈菁,张国萍. 2024

[6]杂交籼稻各主要性状与产量间关系研究. 马腾,罗利,王多明,陈庭木. 2009

[7]精确定量施肥对贵州高原山区杂交籼稻产量与群体质量的影响. 罗德强,王绍华,江学海,李刚华,周维佳,李敏,姬广梅,丁艳锋,凌启鸿,刘正辉. 2014

[8]不同生育阶段干旱胁迫对杂交稻产量的影响. 江学海,李刚华,王绍华,罗德强,周维佳,刘正辉,李敏,丁艳锋. 2015

[9]优质、高产、抗病杂交籼稻新组合Ⅱ优129. 刁立平,盛生兰,胡春明,张继本,杨图南. 1999

[10]施用猪粪沼液对杂交籼稻生长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侯福银,陈应江,杨智青,金崇富,时凯,陈长宽. 2018

[11]钵苗机插密度对不同穗型杂交籼稻生长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习敏,吴文革,许有尊,胡润,凌新军,孙雪原. 2021

[12]3种复种模式下秸秆还田对机插杂交籼稻产量形成及品质的影响. 袁晓娟,孙知白,杨永刚,林郸,郭长春,文艳芳,郭兴新,杨志远,陈宗奎,徐富贤,马均,孙永健. 2022

[13]缓释复混肥不同运筹方式对杂交籼稻宜香优2115产量及抗倒伏性的影响. 张佳凤,李敏,王荣基,蒋明金,罗德强,江学海,姬广梅,李立江,周维佳. 2023

[14]稻鱼苗模式下优质杂交籼稻的产量特征及经济效益. 江学海,蒋明金,罗德强,李敏,姬广梅,李立江,张佳凤,周维佳. 2021

[15]机直播杂交籼稻结实期物质转运与不同粒位米质的关系. 李波,罗颖菡,孙永健,邢梦文,李飞杰,刘芳艳,杨志远,徐富贤,马均. 2021

[16]优质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Ⅱ优448. 陆贤军,高方远,李青茂,刘光春. 2000

[17]不同减氮栽培模式对杂交籼稻氮素吸收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李敏,罗德强,蒋明金,江学海,姬广梅,李立江,周维佳. 2022

[18]不同施氮比例对宜香优2115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黄佑岗,罗德强,江学海,李敏,李立江,姬广梅,李树杏,徐娅. 2021

[19]杂交籼稻新组合广8优8318产量形成及其生育特性研究. 马义虎,周翠,何方印,顾天飞,朱练峰,何贤彪,陈剑,齐文,蒋海凌,何杰. 2023

[20]福建省近10年三系杂交稻育种的回顾和展望. 王乌齐. 200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