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艳丽
作者: 王艳丽;叶兴国;刘艳鹏;杜丽璞;徐惠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农杆菌;幼胚;幼穗;GUS基因瞬时表达
期刊名称: 麦类作物学报
ISSN: 1009-1041
年卷期: 2005 年 25 卷 06 期
页码: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基因型是影响农杆菌转化植物的主要因素之一,筛选对农杆菌敏感的小麦基因型对于进一步提高小麦转化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利用c58C 1农杆菌菌系(含GU S基因)感染不同小麦品种的幼穗和幼胚,共培养后进行X-G luc组织化学染色检测,以筛选对农杆菌敏感的小麦基因型。结果表明,83个小麦基因型的幼穗经农杆菌感染后,GU S基因表达率66.7%~82.8%,CA 9924、北农49、西农2611、京冬11等基因型对农杆菌感染比较敏感,多数基因型对农杆菌感染不敏感。80个小麦基因型的幼胚经农杆菌感染后,GU S基因表达率在10.0%以上的基因型仅占3.8%,没有GU S基因表达的基因型多达71.3%,绝大多数基因型对农杆菌感染不敏感;当幼胚与农杆菌的共培养在滤纸上进行时,97H 2169、轮选208、兰考906、扬麦6号等基因型对农杆菌感染非常敏感,GU S基因表达率达到50.0%~93.3%,没有GU S基因表达的基因型下降到36.8%。表明不同小麦基因型以及相同基因型的不同外植体对农杆菌的敏感性存在着显著差异,兰考906、扬麦6号、西农2611、京冬11等基因型是农杆菌转化小麦较为理想的受体材料;滤纸上共培养方式更有利于农杆菌对小麦外植体的侵染,GU S基因表达率平均比固体培养基共培养方式高16.6个百分点。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小麦不同外植体离体培养及转化效率的比较研究. 赵林姝,刘录祥,王晶,郭会君,赵世荣,郑企成,陈文华. 2006
[2]农杆菌转化小麦幼胚获得转bar基因再生植株. 梁雪莲,孙毅,郭平毅,刘惠民,刘少翔,王景雪,解志红. 2003
[3]燕麦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再生影响因素的研究. 贾利敏,傅晓峰,孙国琴,孙瑞芬,斯钦巴特尔,刘力平,刘俊清. 2006
[4]小麦不同外植体的组织培养效果研究. 李根英,黄承彦,隋新霞,何中虎,孙其信,夏先春. 2006
[5]根癌农杆菌介导超甜玉米自交系幼胚转化研究. 胡建广,祁喜涛. 2004
[6]冬小麦幼穗不同发育期不同穗段离体培养的效应. 王培,裴翠娟,陈玉蓉. 1990
[7]小麦幼穗、茎、节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 陆维忠,佘建明,吴鹤鸣,周邗扬,葛美蓉. 1988
[8]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系BNS育性转换与内源激素的关系研究. 张自刚,马小飞,张红霞,王震,张思妮,郭冬,张永鹏,马翎健. 2016
[9]小麦幼穗离体培养高效再生系统的建立. 赵林姝,刘录祥,郑企成,王晶,郭会君,赵世荣,陈文华. 2006
[10]农杆菌介导转化小麦幼胚获得抗除草剂再生植株. 梁雪莲,孙毅,郭平毅,刘惠民,刘少翔,王景雪,解志红,孙丹琼. 2003
[11]基因型和培养基对小麦幼胚离体培养的影响. 崔海瑞,方仁,程增书. 1991
[12]外源添加物对小麦幼胚成苗质量的影响. 张鹏,霍燕,马鸿翔. 2009
[13]小麦遗传转化中优良受体基因型及L-PPT适宜浓度的筛选. 李鹏,张磊,胡琳,高崇,余大杰,许为钢. 2008
[14]小麦幼胚的脱分化状态及再生性能研究. 刘少翔,王卉,孙毅,梁宏,崔贵梅. 2003
[15]辐照小麦花粉对当代籽粒发育及幼胚培养的影响. 李新华,刘树玉,井立玲,孙桂芝,王文美. 1996
[16]~(60)Co-γ射线对小麦幼胚离体后的诱变效应. 宋军,徐利远,陈谦,张莲,余桂容. 2015
[17]不同生长素类型及ABA搭配对小麦幼胚再生效果的影响. 别晓敏,杜丽璞,佘茂云,徐惠君,叶兴国. 2011
[18]ABA在小麦幼胚培养中的应用研究. 何盛莲. 2023
[19]河南省新育成8个小麦品种(系)幼胚培养再生性能评价. 贾华岚,杜丽璞,胡琳,王轲,刘宏伟,叶兴国. 2017
[20]小麦幼胚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左静静,刘少翔,闫贵云,牛瑜琦.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应用对葡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作者:吕路琼;赵绮;郭峻宁;徐婕;李斌;韩金庆;王艳丽
关键词:复合微生物菌剂;葡萄;产量;品质;土壤微生物
-
农业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新型肥料发展
作者:李娟;王亚静;杨相东;刘艳鹏;赵冬梅;岳继生
关键词:新型肥料;产业;现状;问题;建议
-
甘薯茎腐病室内药剂筛选及田间防治效果评估
作者:柴荣耀;游雨欣;邱海萍;倪剑萍;郭峻宁;张震;李斌;沈升法;王艳丽
关键词:甘薯;茎腐病;防控;药剂筛选;田间防治效果
-
2023年小麦新基因挖掘和遗传改良新技术研究回眸
作者:叶兴国;林志珊;王轲;唐华丽;韩志阳
关键词:小麦;生物技术;基因挖掘;遗传改良;种质资源
-
不同培养条件对小麦根际可培养微生物影响
作者:吕路琼;欧阳由男;叶淑珍;游雨欣;李斌;王艳丽
关键词:根际微生物;培养基;充氧量;高通量测序;菌群特征
-
大食物观下中国非耕地设施农业建设与发展
作者:张晓文;杨晓霞;刘艳鹏
关键词:非耕地;设施农业;现状;问题;展望
-
甘薯抗茎腐病鉴定技术的建立及种质资源抗性分析
作者:柴荣耀;游雨欣;邱海萍;郭峻宁;张震;李斌;沈升法;王艳丽
关键词:甘薯;茎腐病;种质资源;抗性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