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处理条件下小麦胚芽鞘长的遗传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钱雪娅

作者: 钱雪娅;景蕊莲;王辉;昌小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DH群体;胚芽鞘;遗传力;基因互作

期刊名称: 西北植物学报

ISSN: 1000-4025

年卷期: 2008 年 28 卷 12 期

页码: 2436-244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小麦双单倍体(DH)群体(旱选10号×鲁麦14)的150个株系及其亲本为材料,对不同处理条件下的胚芽鞘长、幼苗株高和幼苗生物学产量进行遗传分析,以探讨胚芽鞘长、幼苗株高及幼苗生物学产量的遗传基础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1)随着播种深度的增加,胚芽鞘长、幼苗株高显著增加,16.1%PEG-6000处理条件下的幼苗株高显著低于对照,干旱胁迫条件下的幼苗生物学产量显著低于正常供水对照;(2)胚芽鞘长、幼苗株高、幼苗生物学产量的遗传力分别为92.5%、90.3%和78.1%;(3)胚芽鞘长、幼苗株高及幼苗生物学产量均受多基因控制,决定各性状的基因估计数目分别为7、8和14对;(4)根据对性状偏度和峰度系数的估算结果,控制这3个性状的多基因之间均有互补作用;胚芽鞘长与幼苗株高、生物学产量及成熟期株高之间呈显著正相关.

分类号: Q348

  • 相关文献

[1]利用QTL定位分析水稻的稻瘟病抗性基因. 徐吉臣,王久林,凌忠专,朱立煌. 2004

[2]花生根部性状的遗传分析. 任小平,姜慧芳,王圣玉,廖伯寿. 2007

[3]花生重组近交系(RIL)根部性状的遗传分析. 任小平,姜慧芳,王圣玉,廖伯寿. 2006

[4]小麦胚芽鞘体细胞染色体制片技术初探. 王嘉瑞,蔺瑞明,冯晶,徐世昌. 2008

[5]渗透胁迫下钙对小麦胚芽鞘和根系生长的影响. 郑桂珍,关军锋,李广敏. 2005

[6]72份冬小麦品种(系)胚芽鞘长度的聚类分析. 宁东贤,赵玉坤,杨秀丽,闫翠萍,肖俊红,张定一,马岗,曹勇,王睿. 2016

[7]干旱胁迫下CaM与小麦胚芽鞘和幼根生长的关系. 关军锋,郑桂珍,李广敏. 2004

[8]小麦有效分蘖数的遗传分析. 张倩辉,张晓科,刘伟华,李立会,张锦鹏,武军,高爱农,李秀全,杨欣明. 2008

[9]小麦花药培养高效育种技术体系的构建及其应用. 海燕,康明辉,黄冰艳,赵永英,张丹,相志国,李莉,范黎明. 2011

[10]小麦幼苗耐热性的QTL定位分析. 李世平,昌小平,王成社,景蕊莲. 2012

[11]小麦早熟DH群体的构建及其性状表现. 董春林,畅志坚,张晓军,阎晓涛. 2010

[12]小麦DH群体的构建及其应用研究. 蔡岳,梁增浩. 2013

[13]小麦苗期水分利用效率及其相关性状的QTL分析. 周晓果,景蕊莲,昌小平,张正斌. 2005

[14]小麦穗颈维管束遗传特性及其与产量性状的关系. 申海兵,杨德龙,景蕊莲,昌小平,曲延英. 2007

[15]地方小麦品种贵协3号赤霉病抗性QTL的定位与效应鉴定. 郑首航,何员江,陶军,张华,吴舸,邹凤亮,杜小英,欧俊梅,雷加容,闫海生,贾海燕,任勇. 2023

[16]小麦结实小穗数QTL分析. 马昊翔,董凡凡,梁增浩,王曙光,王绘艳,景蕊莲,孙黛珍. 2014

[17]小麦幼苗根系性状的QTL分析. 周晓果,景蕊莲,郝转芳,昌小平,张正斌. 2005

[18]小麦DH群体茎秆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相关数量性状的遗传分析. 杨德龙,李唯,景蕊莲,昌小平. 2007

[19]小麦种子根结构及胚芽鞘长度的QTL分析. 刘秀林,昌小平,李润植,景蕊莲. 2011

[20]小麦种子活力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薛小雁,郑雅潞,仇永康,郑锦娟,张莉莉,王军卫,牛娜,张改生,马守才.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