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杏麦复合系统早春土壤温度变化特征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斐
作者: 王斐;卢春生;张平;樊丁宇;杨磊;贾全堂;傅连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杏麦间作;单作;早春;土壤温度;特征
期刊名称: 新疆农业科学
ISSN: 1001-4330
年卷期: 2011 年 48 卷 08 期
页码: 1422-142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根据南疆喀什地区早春土壤温度与气温的实测数据,分析杏麦间作与小麦单作模式下24 h的温度变化特征。【方法】以8年生赛买提杏和新冬20号小麦为试材,采用ZDR-41型温度自动记录仪,对不同物候期、不同水平距离、不同土壤深度及气温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1)土壤温度变化总体呈现单"S"型。(2)20 cm土层不同模式在温度极值持续期存在差异。单作与气温均无最高或最低温度持续期,而杏麦间作模式下,距离杏树主干不同水平距离处均出现高温或低温持续期。(3)杏树萌芽期,同一土层温度均为单作高于间作,平均温度为单作>距杏主干2 m处>距杏主干1 m处>气温。【结论】早春时节,杏园间作冬小麦,在杏树萌芽期对小麦田土壤温度有一定降低。随着时间推移,地温逐渐升高,到杏树花期,距离杏树主干距离的远近,对土壤温度的影响不明显。
分类号: S512.1`S662.2
- 相关文献
[1]杏麦间作模式下杏树根系对小麦根系及产量的影响. 张宏芝,陈兴武,雷钧杰,乔旭,赵奇,张新志,努尔买买提·拖合尼牙孜. 2015
[2]杏麦间作复合群体中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结构的初步探讨. 雷钧杰,赵奇,陈兴武,赛力汗,乔旭,高永红,周皓. 2012
[3]杏麦间作复合群体内主要农业气象因素变化特点初探. 陈兴武,雷钧杰,赵奇,青廉. 2007
[4]杏麦间作系统生态效应及小麦生理特性研究初报. 雷钧杰,陈兴武,乔旭,赛力汗·赛,高永红,赵奇,张新志,努尔买买提·拖合尼牙孜. 2010
[5]杏麦间作模式下小麦光合速率、叶绿素荧光及产量对追氮量和播种密度的响应. 张宏芝,陈兴武,雷钧杰,乔旭,赵奇,高永红. 2015
[6]辽西半干旱区玉米/大豆单间作田间耗水规律研究. 张莹,孙占祥,李爽,冯良山,杨宁. 2010
[7]3种丛枝菌根真菌与3种寄主植物的共生关系. 祝英,刘英霞,巩晓芳,陈应龙,任爱天,刘润进,金樑,熊友才. 2016
[8]甘蔗花生间作对红壤有效磷、pH值的影响. . 2019
[9]小麦、大麦与蚕豆间作对耗水量和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周绍松,李永梅,周敏,郑毅. 2008
[10]大麦/蚕豆间作对土壤水势的影响. 周绍松,李永梅,郑毅,周敏. 2009
[11]施用淡紫拟青霉与套作对香蕉枯萎病控病作用的影响. 汪军,王国芬,杨腊英,郭立佳,潘江禹. 2013
[12]间作种植模式下冬小麦棵间蒸发变化规律及估算模型研究. 刘浩,段爱旺,高阳. 2006
[13]华北旱作区夏播单间作种植模式吸氮效果及后茬效应. 张亦涛,刘宏斌,张继宗,翟丽梅,雷秋良,尹昌斌. 2012
[14]净间作下不同耐荫性大豆品种(系)农艺性状对比研究. 姬月梅,曹天俊,罗瑞萍,赵志刚,连金番,王劲松. 2021
[15]施用复合菌肥与套作对香蕉枯萎病控病作用的影响. 汪军,周游,杨腊英,刘磊,符红文,黄俊生. 2019
[16]间作百喜草对坡地茶园磷流失的影响. 朱惠琼,杜理旺,罗旭辉,黄光樑. 2023
[17]大麦/蚕豆间作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研究. 周绍松,周敏,李永梅,郑毅. 2008
[18]间作百喜草对坡地茶园氮素流失的影响. 朱惠琼,杜理旺,罗旭辉,黄光樑. 2023
[19]冬小麦棵间蒸发变化规律及估算模型研究. 刘浩,段爱旺. 2005
[20]玉米大豆间作减量施氮对当季作物农艺性状、经济效益和后茬小麦产量的影响. 董奎军,张亦涛,刘瀚文,张继宗,王伟军,温延臣,雷秋良,文宏达.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梨矮生相关基因转录组筛选与功能分析
作者:吝茹雪;王斐;张艳杰;马力;刘肖烽;李舒然;刘亚龙;王晨;姜淑苓;欧春青
关键词:梨;矮生;转录组分析;赤霉素;PcGA2ox
-
不同运输时间对鲜食枣果实品质的影响
作者:李丽莉;郝庆;杨晓娟;靳娟;樊丁宇;杨磊
关键词:京沧1号;鲜食枣;运输时间;果实品质
-
内蒙古开鲁鸡心果产业现状及高质量发展对策
作者:孙世民;肖立东;谭焕光;张萌;李志强;李树宝;杨磊;胡小冬;岳强;王志华
关键词:开鲁鸡心果;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优势;对策
-
不同类型地膜覆盖对宁夏旱作区土壤环境及饲用型作物生长的影响
作者:李凯;罗世武;王湛;杨军学;王勇;王斐;张建彤
关键词:地膜覆盖;饲用玉米;饲用高粱;产量;土壤环境;旱作区
-
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研发便携式贝贝南瓜品质无损检测仪
作者:王加龙;马坤;高鹏;朱金芳;张平;黄凡
关键词:贝贝南瓜;可见-近红外光谱;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硬度;无损检测
-
TAK1调控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炎症因子和趋化因子的机制
作者:陈平;王斐;谢建鹏;张鉴;何振富
关键词:奶牛乳腺上皮细胞(CMECs);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激酶1(TAK1);炎症因子;相互作用
-
3个鲜食枣品种果实采后品质及耐贮性评价
作者:李丽莉;沈兵琪;袁野;靳娟;樊丁宇;杨磊;郝庆
关键词:鲜食枣;贮藏;果实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