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低植酸突变体Gm-lpa-ZC-2的精细定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佰权

作者: 李佰权;姜莹;付旭军;朱申龙;朱丹华;袁凤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豆[Glycine max L.Merr.];低植酸;突变体;精细定位

期刊名称: 浙江农业学报

ISSN: 1004-1524

年卷期: 2011 年 23 卷 05 期

页码: 870-87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降低大豆植酸含量对于改善大豆营养品质极其重要。通过诱变的方法筛选到大豆低植酸突变体Gm-lpa-ZC-2,经典遗传学分析表明:其突变性状由隐性单基因所控制,并被定位在大豆连锁群B2上。试验在大豆低植酸突变体Gm-lpa-ZC-2初步定位的基础上,通过构建较大的遗传群体,运用生物信息学发展新的连锁标记,结合大豆基因组学和传统定位的方法,进行突变基因的精确定位。结果表明:位于大豆B2连锁群上的Gm-lpa-ZC-2突变基因,与连锁标记Satt168和Satt416的遗传距离远大于初步定位的结果,为18.2 cM;在此基础上,利用大豆基因组序列信息,在Satt168标记的上游序列与目的基因之间的染色体片段,4 900~8 200 kb的区域中,发掘到9对在遗传群体亲本间具有多态性的SSR引物;其中SSR位点psm lpa-224,psmlpa-225和psm lpa-226与目的基因的距离仅为0.8 cM,实现了突变基因的精细定位。

分类号: S565.1

  • 相关文献

[1]大豆低植酸育种研究进展. 袁凤杰,舒庆尧,朱丹华. 2006

[2]低植酸玉米育种的研究概况. 徐秀红,郭国锦,吕桂华,卢华兵. 2012

[3]低植酸作物育种研究进展. 郭怡璠,杨淑萍,张宏纪,刘文林,孙岩,刘东军,耿宏伟. 2015

[4]一个水稻类树稻突变体(leafy head 3)基因的精细定位. 吴立文,姜华,胡江,胡兴明,高振宇,曾大力,朱观林,董国军,钱前,郭龙彪. 2009

[5]水稻白化转绿基因Gra3的精细定位及遗传分析. 蔡海亚,谢红卫,李飞,游艾青,费震江. 2016

[6]一个水稻内颖退化突变体的形态特征及基因的精确定位. 杨德卫,卢礼斌,程朝平,曾美娟,郑向华,叶宁,刘成德,叶新福. 2012

[7]一个水稻类树稻突变体(leafyhead3)基因的精细定位. 吴立文,姜华,胡江,胡兴明,高振宇,曾大力,朱观林,董国军,钱前,郭龙彪. 2009

[8]大豆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研究进展. 高莎,董德坤,刘乐承. 2013

[9]低植酸作物品种的选育与展望. 赵伟. 2011

[10]大豆突变体Gm-lpa-TW-1中低植酸性状与种子发芽率和糖份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袁凤杰,董德坤,李百权,傅旭军,朱丹华,朱申龙. 2011

[11]低植酸作物研究现状与展望. 杨宋蕊,刘录祥,赵林姝. 2008

[12]两个低植酸大豆突变体中肌醇-3-磷酸合成酶MIPS1基因表达特性的研究. 袁凤杰,董德坤,李百权,郁晓敏,傅旭军,朱丹华,朱申龙,杨清华. 2013

[13]超级稻协优9308根系相关性状QTLs的精细定位. 王会民. 2013

[14]水稻叶片早衰突变体osled的生理特征与基因定位. 赵晨晨,黄福灯,龚盼,杨茜,程方民,潘刚. 2014

[15]一个粳稻来源抗稻瘟病基因的鉴定、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 李彬,邓元宝,颜学海,杨阳,刘彭强,杜勇,谢培,王德正,邓其明. 2014

[16]水稻新裂颖突变体sg1的遗传分析与基因定位. 曾生元,郭旻,李荣德,盛生兰,龚红兵,严长杰. 2015

[17]一个水稻叶片白化转绿叶突变体的遗传分析和精细定位. 郭士伟,王永飞,马三梅,李霞,高东迎. 2011

[18]一个水稻卷叶基因rl_(t)的精细定位. 潘存红,李磊,陈宗祥,薛芗,张亚芳,左示敏,戴正元,潘学彪,马玉银. 2011

[19]水稻抽穗期基因的精细定位、克隆和生物学功能分析. 郑康乐. 2005

[20]棉花光籽基因n2的精细定位. 李思敏,宋国立.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