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温度下复方磺胺嘧啶在罗非鱼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肖贺
作者: 肖贺;王伟利;姜兰;鞠晶;罗理;邓玉婷;谭爱萍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温度;血药浓度;复方磺胺嘧啶;药代动力学;罗非鱼
期刊名称: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1-411X
年卷期: 2014 年 06 期
页码: 13-1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温度条件下复方磺胺嘧啶在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血液中的药代动力学(简称药动学)特点及其变化.【方法】以罗非鱼为研究对象,在不同水温(18、23、28和33℃)饲养条件下以复方磺胺嘧啶[m(磺胺嘧啶)∶m(甲氧苄啶)=5∶1]按120 mg/kg的剂量单次饲喂给药,分别于给药后0.5、1、2、4、6、8、10、24、48、72 h采集血液样品,使用HPLC方法检测罗非鱼血浆中的药物质量浓度,研究复方磺胺嘧啶在罗非鱼血液中的吸收和消除变化规律.【结果和结论】18、23、28和33℃时,磺胺嘧啶在血浆中的峰质量浓度分别为12.41、19.60、22.48和30.78μg/mL,甲氧苄啶在血浆中的峰质量浓度分别为1.22、2.06、2.44和2.70μg/mL,2个药物的峰质量浓度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磺胺嘧啶在血浆中的消除半衰期(t1/2 ke)分别为18.22、17.89、16.90和12.99 h,甲氧苄啶在血浆中的t1/2 ke分别为16.39、7.08、5.99和4.04 h,药物的消除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各温度下药物在罗非鱼血液中的药动学均为1级动力学过程.给药后10 h内血浆中磺胺嘧啶和甲氧苄啶的比例分别为9.57∶1~11.01∶1、6.30∶1~9.36∶1、5.40∶1~10.39∶1和4.20∶1~20.64∶1,均维持在1∶1~40∶1的理想抑菌配比范围内.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对药物在罗非鱼体内的吸收及消除影响显著,可提高药物的最大血药质量浓度与消除速率,但对复方磺胺嘧啶在血浆中的比值影响不显著.
分类号: S948
- 相关文献
[1]四种替米考星制剂在猪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钱坤,张浩,刘学慧,曹蕊,安同伟,杨慧杰,李平. 2021
[2]猪血浆中六茜素的HPLC测定及药代动力学. 李剑勇,张继瑜,赵荣材,徐忠赞,李金善. 2001
[3]猪血浆中鹿蹄草素的HPLC测定及药代动力学研究. 李剑勇,赵荣材,张继瑜,徐忠赞,李金善. 2001
[4]沙咪珠利在肉鸡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林析,王春梅,张丽芳,费陈忠,张晓晓,赵娟,肖遂,王霄旸,张可煜,王米,郑文丽,薛飞群. 2015
[5]三种喹喔啉类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分析. 李建喜,杨志强,王学智,高杰,张景艳,张凯,孟嘉仁. 2009
[6]不同温度条件下抗菌素氟苯尼考在家蚕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李云芝,刘文光,刘惠芬,衣葵花,胡自江,王向誉,聂磊,于振诚. 2015
[7]丁香酚在罗非鱼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孙宇航,王绿洲,李锋刚. 2018
[8]丁香酚在罗非鱼血浆中药代动力学研究. 韩典峰,邹荣婕,宋怿,罗晶晶,黄会,孙玉增,刘慧慧. 2019
[9]甲基睾丸酮在罗非鱼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洪二利,郑光明,孟娣,吴仕辉,戴晓欣,马兵,马丽莎,宋怿. 2011
[10]磺胺间甲氧嘧啶在罗非鱼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及休药期. 鞠晶,王伟利,姜兰,肖贺,罗理,邓玉婷,谭爱萍. 2015
[11]磺胺甲噁唑在罗非鱼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组织浓度研究. 袁科平,艾晓辉. 2008
[12]不同温度下氟苯尼考在大菱鲆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陈钊,罗强,常志强. 2018
[13]温度胁迫下罗非鱼(GIFT Oreochromis niloticus)机免疫力的变化及其对海豚链球菌易感性的影响. 陈家长,臧学磊,瞿建宏,胡庚东,孟顺龙,宋超. 2011
[14]温度胁迫下罗非鱼(GIFT Oreochromis niloticus)机体免疫力的变化及其对海豚链球菌易感性的影响. 陈家长,臧学磊,瞿建宏,胡庚东,孟顺龙,宋超. 2011
[15]不同温度下罗非鱼人工感染海豚链球菌后血液生化指标及组织病理. 柒壮林,祝璟琳,杨弘,邹芝英,乐贻荣,李大宇,肖炜,单航宇,韩珏. 2012
[16]复方磺胺嘧啶口灌给药在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体内药动学和组织分布与消除. 陈进军,王元,赵姝,沈锦玉,赵留杰,房文红. 2017
[17]单次和连续药饵投喂方式下复方磺胺嘧啶在吉富罗非鱼体内的代谢消除规律. 王伟利,肖贺,姜兰,罗理,张瑞泉,谭爱萍,邓玉婷. 2016
[18]他克莫司血药浓度及相关基因多态性与心脏移植术后新发糖尿病的相关性. 张敏,蔡杰,张菁,袁拥华,韩勇,周红. 2020
[19]儿童肾病综合征患者他克莫司血药浓度影响因素分析. 周艳,周波,吕凤俊,陈华,吴青. 2019
[20]基于支持向量机技术预测丙戊酸钠血药浓度. 马攀,贾运涛,刘芳,程林,王红迁,严波,陈勇川.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罗氏沼虾ATG5的鉴定及其抗菌免疫功能
作者:刘洋;赵飞;文菁;王玲;廖永众;邓玉婷;谭爱萍;巩华;赖迎迢;黄志斌;邵蓬;王飞飞
关键词:罗氏沼虾;自噬相关基因5(ATG5);嗜水气单胞菌;原核表达;抗菌免疫
-
橡胶树CRISPR/Cas9编辑植株出现预期表型的突变阈值
作者:杨先锋;林秋飞;JINU Udayabhanu;李季;钱遵超;邓玉婷;黄天带
关键词:橡胶树;CRISPR/Cas9;HbPDS基因;基因编辑;突变阈值
-
鰤诺卡氏菌对大口黑鲈头肾巨噬细胞的侵染过程
作者:刘文文;邓玉婷;朱雪晴;赵飞;谭爱萍;王芳;张美超;黄志斌
关键词:大口黑鲈;鰤诺卡氏菌;巨噬细胞;细胞凋亡
-
大口黑鲈MsIL-21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对细菌感染的应答特征
作者:朱雪晴;赵飞;邓玉婷;谭爱萍;赖迎迢;巩华;黄志斌;荆鹏华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21 (IL-21);大口黑鲈;维氏气单胞菌;鰤诺卡氏菌;免疫防御
-
大口黑鲈白皮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药物敏感性试验
作者:谭爱萍;赵飞;郭忠宝;邓玉婷;张瑞泉;赖迎迢;黄志斌;姜兰
关键词:大口黑鲈;维氏气单胞菌;生长特性;毒力基因;药物敏感性
-
乌鳢IL-1RAcP的分子特征及其对两种病原菌感染的免疫应答
作者:李冬琦;崔正伟;赵飞;邓玉婷;谭爱萍;黄志斌;姜兰
关键词:乌鳢;白细胞介素l受体辅助蛋白(IL-1RAcP);舒伯特气单胞菌;鰤诺卡氏菌;免疫应答
-
一株鳢源鰤诺卡氏菌致病性与全基因组分析
作者:张美超;邓玉婷;赵飞;谭爱萍;罗愿;李东铭;姜兰;黄志斌
关键词:鰤诺卡氏菌;致病性;全基因组分析;毒力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