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昆虫病原线虫的利用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杨怀文

作者: 杨怀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昆虫病原线虫;生物防治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ISSN:

年卷期: 1996 年

页码: 5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本文综述了1985年以来我国昆虫病原线虫的利用进展。80年代中期我国从澳大利亚科工组织引进昆虫线虫固相培养技术,针对我国国情进行了消化改进,现已能大量生产斯氏昆虫病原线虫。并能在低温下较长时间贮存线虫,其活力不变。应用昆虫病原线虫防治土栖和蛀杆性害虫,在我国较成功的包括木蠹蛾类蛀杆害虫、出土期桃小食心虫、蛴螬类地下害虫。为了拓宽病原线虫杀虫谱,线虫本土资源调查、新种鉴定分离、新种应用前景评价都在我国全面开展。昆虫病原线虫杀虫剂的田间效果、施用技术的简便和易与其它植保措施协调等优点,表明它可成为害虫综合治理中一项有效的生物防治技术。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昆虫病原线虫对花生田蛴螬防治效果评价. 冯翠,衣政伟,谢吉先,钱巍,常蕾,李成忠. 2021

[2]利用昆虫病原线虫防治双孢蘑菇眼蕈蚊. 杨怀文,师迎春,魏宝康,张金霞. 2010

[3]昆虫病原线虫防治地下害虫的应用及影响因子. 武海斌,刘海峰,宫庆涛,张坤鹏,孙瑞红. 2015

[4]黑曲霉拮抗菌Xenorhabdus bovienii 445筛选、鉴定及发酵优化. 高宇洁,詹发强,陈澄,包慧芳,杨蓉,王宁,侯新强,侯敏,史应武,龙宣杞. 2022

[5]枣园桃小食心虫的发生动态及生防技术研究. 李爱华,张勇,张辉,孙峰,张学萍,孙瑞红. 2012

[6]栽培食用菌害虫生物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 杨秀芬,张金霞. 2010

[7]新型生防因子——昆虫病原线虫的研究进展. 李其勇,符慧娟,向运佳,杨雯婷,刘奇志,张鸿. 2019

[8]红棕象甲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刘丽,万婕,阎伟,李朝绪,黄山春,覃伟权,张晶. 2014

[9]应用昆虫病原线虫防治韭蛆的研究进展. 尹姣,曹雅忠,张美翠,张帅,肖春,李克斌. 2014

[10]昆虫病原线虫防治玉米螟试验. 孙瑞红,李爱华. 2004

[11]河北省昆虫病原线虫资源调查. 陈书龙,李秀花,史均环. 2006

[12]河北省异小杆类昆虫病原线虫种类鉴定. 陈书龙,李秀花,Maurice Moens. 2005

[13]我国昆虫病原线虫生物防治应用研究进展. 刘奇志,赵映霞,严毓骅,王玉柱,Itamar Glazer. 2002

[14]昆虫病原线虫防控苹果蠹蛾的影响因素. 张金花,田成丽,姜纬明,丁岩,周佳春,李茂海. 2024

[15]杨怀文先生在昆虫病原线虫研究与利用中的贡献——追忆杨怀文先生. 张刚应,张善稿,简恒,刘峥,袁京京,杨秀芬. 2022

[16]芜菁夜蛾线虫在防治桃小食心虫上的应用. 黎彦,刘峥,张桂兰,柴枫,宗靖. 1993

[17]利用昆虫病在线虫CZ―88防治桃小食心虫的研究. 刘峥,黎彦. 1998

[18]昆虫病原线虫对番茄潜叶蛾的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田海艳,刘桂清,曹梦宇,张静航,刘双清,张亚,张毅波,张桂芬,万方浩. 2025

[19]应用斯氏线虫大面积防治桃小食心虫. 杨平,刘杰,刘南欣,韩日畴,张忆青,尹纯寿. 2000

[20]芜菁夜蛾斯氏线虫G26侵染期幼虫cDNA文库的构建及表达序列标签分析. 马娟,张军鸽,李秀花,李敏权,陈书龙.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