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品质A动分析系统V1.0版的设计与功能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冯璐
作者: 冯璐;张跃彬;刘少春
作者机构: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关键词: 甘蔗品质;自动分析;信息技术
期刊名称: 中国糖料
ISSN: 1007-2624
年卷期: 2009 年 000 卷 002 期
页码: 47-48
摘要: 从数据管理模块、数据查询模块、Excel输出模块、打印报表模块、分析图模块介绍了甘蔗品质分析系统的功能内容,同时也介绍计算机信息技术在甘蔗品质检测中的应用优势,为甘蔗品质自动分析系统相关软件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分类号: S566.1
- 相关文献
[1]甘蔗品质自动分析系统V1.0版的设计与功能. 冯璐,张跃彬,刘少春. 2009
[2]甘蔗品质自动分析系统V1.0版的研制. 冯璐,张跃彬,杨华,李如丹,罗正明. 2009
[3]糖蜜酒精废液对甘蔗品质及蔗糖合成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莫云川,叶燕萍,梁强,李杨瑞. 2009
[4]甘蔗喷施新型增产增糖剂效果研究. 陈荣发,范业赓,丘立杭,周慧文,黄杏,周忠凤,闫海锋,翁梦苓,李杨瑞,吴建明. 2021
[5]高新技术的应用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关键. 孙毅,黄宏宙. 1999
[6]信息技术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 朱大洲,王成,王晓冬,于春花,赵春江. 2011
[7]论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科技创新. 何新华. 2001
[8]福建农业信息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陈奇榕,丁中文. 2004
[9]信息化环境下科研管理协同创新对策探究-以科研机构为例. 孙晓冬,李斌,闫华,褚农农,陈怡每,王姝言,陈文焘,李伟. 2019
[10]事业单位档案信息化管理研究. 夏维,邹玉娜,闫立金. 2016
[11]农村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农户家用计算机拥有量的分析. 许春艳,郭金锋,王军. 2011
[12]精准农业的作用及发展现状概述. 田家治. 2014
[13]粮食信息化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 李玉. 2016
[14]梨树专家系统及其应用. 刘树海,刘铁铮,付雅丽,刘国胜,韩彦肖,鄢新民. 2012
[15]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 何新华. 2001
[16]信息技术在科技兴农中的应用. 陈建林,陈春宏,赵京音. 2008
[17]粮食信息化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李玉. 2016
[18]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应用初探. 袁春新,韩娟,唐明霞,陆娟. 2001
[19]东盟国家农村农业信息技术培训对我们的启示. 丁麟. 2007
[20]都市农业建设过程中提高科技协调员素质的对策研究. 马明远,秦向阳.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旱区棉田土壤水分时空变化及利用效率对种植密度的响应
作者:董祯林;李亚兵;马云珍;万素梅;董红强;杨北方;冯璐;高飞;周吉双;王程;赵湛;燕飞;陈国栋;熊世武
关键词:棉花;种植密度;水分时空变化;水分利用效率;产量
-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棉花强国的思考——走适度规模、质量兴棉和绿色兴棉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之路
作者:毛树春;杜远仿;张宁宁;李鹏程;冯璐;程思贤;马小艳;田立文;王占彪
关键词:棉花;中国;美国;强国;高质量发展
-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棉花关键生育时期识别
作者:李明泽;张静;雷亚平;韩迎春;王国平;陈国栋;李亚兵;冯璐
关键词:卷积神经网络;深度学习;无人机;农艺性状;产量
-
丘陵山地不同种植模式下甘蔗主栽品种生产的潜力
作者:赵勇;艾静;王禹童;张仲富;杨洪岂;李加群;郭兆建;刘海俊;覃伟;邓军;张跃彬
关键词:甘蔗;机械化种植;人工种植;产量;蔗糖分;有效茎
-
乙烯利对甘蔗叶鞘离区细胞形态变化及其脱叶性的影响
作者:胡鑫;王田田;刘少春;郭家文;刀静梅;高欣欣;李如丹;刘高源
关键词:乙烯利;甘蔗叶鞘离区;细胞形态;脱叶性
-
融合注意力机制的开集猪脸识别方法
作者:王荣;高荣华;李奇峰;刘上豪;于沁杨;冯璐
关键词:猪脸识别;开集识别;注意力机制;模型轻量化
-
基于APSIM模型的低纬高原蔗区甘蔗生产潜力
作者:张跃彬;毛钧;李如丹;刀静梅;余凌翔;王靖
关键词:作物;模型;灌溉;气候;产量;蔗糖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