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亚高山云杉人工林生态系统碳、氮储量动态和分配格局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岳军伟
作者: 岳军伟;关晋宏;邓磊;张建国;李国庆;杜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云杉人工林;碳储量;氮储量;龄级;分配格局
期刊名称: 生态学报
ISSN: 1000-0933
年卷期: 2018 年 21 期
页码: 7790-780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云杉是甘肃亚高山地区重要的造林树种,研究其生态系统碳、氮储量的动态变化和分配格局有利于评价云杉人工造林后的生态恢复效果。以甘南、定西地区不同林龄(包括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和成熟林)的云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共设置16块调查样地。在野外调查、样品采集和分析的基础上,估算了其生态系统的碳、氮储量。结果显示:云杉林乔木不同器官的碳含量相对稳定,氮含量则与器官类型有密切关系;同一土层不同龄级的土壤碳、氮含量无明显差异。从乔木层、灌木层、枯落物层到草本层碳氮含量比值依次减小,土壤层碳氮含量比值最低。该地区云杉人工林生态系统总碳、氮储量分别为257. 75—430.23 t/hm~2和20.50—29.88 t/hm~2。随着林龄的增加,植被层碳、氮储量增加显著,分别从15.5 t/hm~2和0.24 t/hm~2增加到143.51 t/hm~2和1.65 t/hm~2。土壤层(0—100 cm)碳、氮储量分别为242.23—367.79 t/hm~2和20.26—29.58 t/hm~2,在整个生态系统各龄级中所占比例均超过60%和90%。生态系统和土壤层(0—100 cm)碳、氮储量在不同龄级间无显著差异。生态系统中土壤层、乔木层及灌、草、枯落物层的碳储量比例分别为85.72%、13.44%和0.84%,氮储量比例分别为97.60%、2.08%和0.32%。
分类号: S718.5
- 相关文献
[1]福州地区7年生柑橘果园生态系统的碳氮储量. 吴志丹,王义祥,翁伯琦,蔡子坚,温寿星. 2008
[2]陇东黄土高原优势植物不同龄级株丛数量性状及养分特征. 张成霞,瓦勒塔,牟晓明,常生华. 2023
[3]广西桉树碳氮磷分配格局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朱育锋,吴玱,李舒惠,彭晚霞,杜虎,刘永贤,兰秀,宋敏. 2019
[4]杨树幼苗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对增加降水和氮添加的响应. 王凯,雷虹,夏扬,于国庆. 2017
[5]科尔沁沙地退耕杨树人工林生态系统C、N、P储量和分配格局. 胡亚林,曾德慧,姜涛. 2009
[6]东北三省典型春玉米土壤剖面氮库变化及平衡特征. 王娜,范美蓉,刘双全,赵士诚,赵英,仇少君,何萍,周卫. 2016
[7]休耕对抚仙湖周边农田土壤剖面和浅层地下水中氮累积的影响. 叶远行,陈安强,李林,闵金恒,王炽,闫辉,张丹. 2024
[8]长期有机培肥模式下黑土碳与氮变化及氮素矿化特征. 邵兴芳,徐明岗,张文菊,黄敏,周显,朱平,高洪军. 2014
[9]水稻小麦种植模式下长期定位施肥土壤氮的垂直变化及氮储量. 李双来,胡诚,乔艳,陈云峰,刘国际,石红磊. 2010
[10]InVEST模型对锡林郭勒草原碳储量研究的适用性分析. 张文华,贾志斌,卓义,特古斯,蒋欣阳. 2016
[11]基于温州碳汇造林项目的不同树种碳储量比较研究. 雷海清. 2017
[12]多伦县樟子松人工林生物量及碳储量研究. 刘红梅,吕世杰,刘清泉,刘丽英,王玉芝. 2013
[13]南海柘林湾海洋牧场生物碳储量研究. 马欢,秦传新,陈丕茂,冯雪,袁华荣,黎小国,林会洁. 2017
[14]围栏封育对青海海北高寒草甸植被碳储量的影响. 宋珊珊,张建胜,郑天立,张帆,朱剑霄. 2020
[15]东北三省典型春玉米种植区土壤剖面碳库变化特征. 仇少君,赵士诚,侯云鹏,徐新朋,王娜,何萍,周卫. 2018
[16]基于InVEST模型的2000–2020年新疆伊犁地区碳储量分布数据集. 曹梦迪,曹姗姗,刘婷婷,孙伟. 2023
[17]宁夏贺兰山灰榆林的有机碳储量研究. 李娜,马生虎,王继飞,何建龙,许浩,季波. 2016
[18]重庆市柑橘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动态变化. 胡佳羽,王武,陈元平,程玥晴,陈霞. 2012
[19]不同利用程度高寒干旱草地碳储量的变化特征分析. 张凡,祁彪,温飞,张德罡,吴红,张力. 2011
[20]长期不同施肥下黑土与灰漠土有机碳储量的变化. 解丽娟,王伯仁,徐明岗,彭畅,刘骅.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音乐对赣南香猪仔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免疫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作者:张建国;周泉勇;熊平文;柯尝玲;刘晨龙
关键词:音乐;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免疫力;抗氧化能力
-
大豆主要饲用性状的遗传分析与QTL定位
作者:王传之;崔卫东;任海龙;夏明阳;曾仕晓;张建国
关键词:全株大豆;QTL;生物产量;相对饲用价值
-
热带农业国际科技合作平台建设的经验、挑战和对策研究-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与国际热带农业中心合作为例
作者:梁信息;李志林;李国庆;王小芳;徐磊磊;魏艳
关键词:热带农业国际科技合作;平台建设;可持续发展
-
胡颓子科叶绿体基因组系统发育分析与演化趋势推断
作者:罗晗睿;王罗云;张建国;曾艳飞
关键词:胡颓子科;叶绿体基因组;系统发育;DNA条形码
-
优质玉米新品种龙单246的选育及高产制种技术
作者:李云龙;李树军;刘利锋;蔡泉;孙岩;李昕;李思楠;张建国
关键词:玉米;龙单246;选育;制种
-
黑木耳新品种'皖黑木耳1号(A3)'
作者:李国庆;王亚会;陈远德;朱培蕾;赵贵云;刘才宇;赵宏远
关键词:黑木耳;系统优选;品种
-
玉米高赖氨酸和糯性基因聚合材料营养品质分析
作者:袁艳丽;周雪琴;王伟;任洪;邓磊;柏光晓
关键词:玉米;品质分析;赖氨酸;糥性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