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鲀毒素及其在河鲀体内积累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瀚元
作者: 张瀚元;李卫东;张海恩;刘英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河鲀毒素;河鲀;食物链;微生物;分子机制
期刊名称: 水产学杂志
ISSN: 1005-3832
年卷期: 2023 年 04 期
页码: 117-12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河鲀毒素(tetrodotoxin, TTX)神经毒性极高,广泛存在于多种水生生物中。河鲀为含TTX的代表性生物,食用不当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极大地限制了河鲀产业的发展。随着近年河鲀产业的有条件放开,组学和分析化学等技术的不断进步,关于河鲀TTX来源和认识逐渐深入,为系统研究河鲀积累代谢TTX的调控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综述了TTX的特性分布、毒性机制及在河鲀体内的积累等最新资料,总结了TTX在河鲀体内积累代谢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为全面了解河鲀体内TTX积累途径和机制,及防控养殖河鲀食品安全风险提供参考。
分类号: TS254.1
- 相关文献
[1]禾草内生真菌研究及应用进展. 田沛,张光明,南志标. 2016
[2]工厂化养殖红鳍东方鲀摄食耗氧率研究. 张宇雷,单建军,张瑜霏. 2022
[3]新型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荧光检测法检测水产品中河豚毒素. 辛少平,岑剑伟,李来好,杨贤庆,郝淑贤,魏涯,周婉君,王子怀. 2015
[4]河鲀中河鲀毒素检测研究进展. 刘铭丽,孔聪,杨光昕,沈晓盛. 2020
[5]免疫亲和柱净化-亲水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产食品中河鲀毒素. 王智,褚学军,郭萌萌,伦丽丽,谭燕,王瑜,赵春霞. 2016
[6]超声波提取-固相萃取联用检测河鲀毒素的研究. 魏涯,李来好,杨贤庆,岑剑伟,郝淑贤,辛少平,石红,周婉君. 2012
[7]暗纹东方鲀组织内TTX含量与钠离子通道基因表达特征分析. 王婧,王润,林梦娇,王亚宁,鲍宝龙,龚小玲. 2024
[8]水产品中河鲀毒素的高效液相紫外测定法. 岑剑伟,李来好,杨贤庆,魏涯,刁石强,辛少平,周婉君,石红. 2010
[9]不同Bt杀虫蛋白通过食物链对大草蛉的影响. 赵曼,汤金荣,牛琳琳,陈琳,梁革梅. 2019
[10]Cry1Ab杀虫蛋白在水稻-褐飞虱-拟水狼蛛食物链中转移与富集. 叶恭银,卢新民,胡萃,彭于发,舒庆尧,Illimar ALTOSAAR. 2005
[11]转Bt基因水稻表达的毒蛋白Cry1Ab在害虫及其捕食者体内的积累动态. 姜永厚,傅强,程家安,祝增荣,蒋明星,叶恭银,张志涛. 2004
[12]手性污染物六溴环十二烷在食物链传递中的选择性及生物放大作用研究进展. 田芹,佟玲,宋淑玲,战楠,潘萌,邱静. 2016
[13]新食物链生态系统中水流速度对净化效果的影响. 陈敏,杨有泉,邓素芳,刘中柱. 2011
[14]植物健康营养理论与健康元素. 白由路. 2020
[15]化肥与生态环境的宏观视角. 奚振邦. 2002
[16]渤海鱼类的食物关系. 张波. 2018
[17]食物损失与浪费研究综述. 黄佳琦,聂凤英. 2016
[18]“稻鸭共生”生态系统重金属镉的转化、迁移及循环特征. 李海露,程凯凯. 2016
[19]微塑料在海洋渔业水域中的污染现状及其生物效应研究进展. 夏斌,杜雨珊,赵信国,朱琳,陈碧鹃,孙雪梅,曲克明. 2019
[20]重金属在小球藻-菲律宾蛤仔食物链上的传递与累积. 汪远丽,曲克明,单宝田,崔正国.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蚯蚓联合生防细菌Bacillus velezensis改善连作百合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防治枯萎病的效果
作者:鲁耀雄;高鹏;彭福元;李卫东;李静;崔新卫;黄国林;潘素君;王运生
关键词:连作百合;蚯蚓;贝莱斯芽孢杆菌;枯萎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土壤结构
-
功能性菊花资源分类及产品开发研究进展
作者:唐桂梅;李卫东;黄国林;张力;符红艳;肖晓玲;杨吉龙;刘洋
关键词:功能性菊花;资源分类;产品开发
-
鲤多拷贝基因MRC1的全基因组鉴定及表达分析
作者:常松欢;王嘉利;许建;张瀚元;张天杨;江炎亮
关键词:鲤;甘露糖受体C1型;多拷贝基因;系统进化树;嗜水气单胞菌
-
大菱鲆MKK基因家族全基因组鉴定及其在生物和非生物应激下的表达分析
作者:郑卫卫;徐锡文;陈松林;俄泽琛;刘英杰
关键词:大菱鲆;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MKK);基因家族;生物应激;非生物应激
-
乡村聚落景观风貌保护与营造技术探讨
作者:黄国林;刘洋;李卫东;肖晓玲;唐桂梅
关键词:乡村聚落;景观风貌;保护;营造
-
锯末添加量对餐厨废弃物生物干化效率和细菌群落的影响
作者:刘英杰;李琬婷;王海候;陶玥玥;常远;周凯云;丁晓艳;魏雨泉;李季
关键词:废弃物;水分;有机质;锯末;辅热生物干化;细菌
-
茶食兼用型菊花遗传育种、栽培管理及产业开发研究
作者:唐桂梅;李卫东;肖晓玲;杨吉龙;刘洋;赵凡
关键词:茶食兼用型菊花;育种;栽培;产业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