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茎尖超低温保存流程TTC活力响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海晶

作者: 张海晶;张金梅;辛霞;尹广鹍;何娟娟;卢新雄;周元昌;陈晓玲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马铃薯;试管苗茎尖;小滴玻璃化超低温保存;TTC活力染色

期刊名称: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ISSN: 1672-1810

年卷期: 2015 年 16 卷 03 期

页码: 555-56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马铃薯栽培种呼自83-213无菌试管苗茎尖为材料,通过开展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2,3,5-Triphenyl tetrazolium chloride)茎尖活力染色关键因素研究,优化了马铃薯茎尖TTC活力染色条件,确定了适合的染色温度为40℃,染色时间为2 h。利用优化的TTC活力染色条件,对马铃薯茎尖小滴玻璃化超低温保存关键步骤处理茎尖进行TTC活力观察。研究发现:经蔗糖预培养(MS培养液添加0.3 mol/L和0.5 mol/L蔗糖)的茎尖与新鲜茎尖均保持高活力;经PVS2处理后茎尖表现时空特异性活力丧失和存活,分生组织和叶原基中间区域仍保持较高活力。通过对茎尖TTC活力染色面积测定,发现当茎尖TTC活力染色面积比≥0.4时,TTC活力染色与恢复培养存活率呈极显著正相关。

分类号: S532

  • 相关文献

[1]种植密度及行距对马铃薯宣薯2号产量与效益的影响. 秦智慧,邓禄军,夏锦慧. 2012

[2]不同密度和施肥量对高海拔地区马铃薯会-2号产量的影响. 孙伟,李标,邓宽平,雷尊国. 2011

[3]黑龙江省主栽马铃薯品种对燕麦镰刀菌(F.avenaceum)和拟枝孢镰刀菌(F.sporotrichioides)的抗病性评价. 单玮玉,徐永清,孙美丽,柴莹,宿飞飞,孙旭红,李秀钰,李磊,李凤兰. 2017

[4]马铃薯.变个种法-采用早熟品种,一年种植两作连续几年示范,山西南北皆可. 裴荣信. 1999

[5]拌种对中早熟马铃薯LK99光合参数、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罗爱花,陆立银,王一航. 2011

[6]新疆中晚熟马铃薯品种及栽培技术. 冯怀章,沈洪飞,刘易,李江涛,邢斌德,江应红,古丽米拉·热合木土拉. 2017

[7]马铃薯蛋白功能性质的研究. 潘牧,陈超,雷尊国,李怀奎,王晓丹. 2013

[8]马铃薯费乌瑞它冬种高产栽培技术. 孙伟,邓宽平,李标,雷尊国. 2010

[9]应用AMMI模型分析评判贵州省马铃薯区试品种的稳定性和适应性. 范士杰,王蒂,张俊莲,白江平,李其义. 2012

[10]赤峰市脱毒马铃薯种薯引进与筛选试验. 张晓梅,王秀芝,孟令强,曲宝茹. 2013

[11]不同生长期的脱毒微型薯产量、性状试验研究. 周淑兰. 2009

[12]马铃薯class Ⅰ patatin基因在试管块茎形成中的功能. 司怀军,柳俊,谢从华. 2006

[13]马铃薯营养物质分配对蕾花果脱落的影响. 王俊平,门福义,宋伯符,王官茂,梁文胜,蒙美莲,郭晓燕. 2001

[14]贵州冬闲田马铃薯覆黑膜栽培模式研究. 黄团,邓宽平,彭慧元,雷尊国,李丽,李云. 2012

[15]贵州春马铃薯生物效应及土壤肥力对不同类型缓释肥的响应. 张萌,马智黠,徐永康,张荣华,芶久兰,陈龙,周瑞荣,柳玲玲,何佳芳. 2017

[16]AMMI双标图在马铃薯区域试验产量分析中的应用. 纳添仓. 2008

[17]贵州冬作马铃薯中早熟品种评比分析. 潘建梅,卢扬,陈恩发. 2016

[18]不同钾肥对马铃薯品种“克新1号”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王建明,冯君伟,郝云凤,顾敏,马俊. 2011

[19]外源基因导入对马铃薯农艺性状的影响. 黄团,李丽,雷尊国,邓宽平,李云. 2012

[20]马铃薯转化酶抑制子St-inh cDNA克隆及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和功能测定. 成善汉,柳俊,宋波涛,谢从华.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