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度养殖彭泽鲫造成雄鱼较多的分子机制及成因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郑尧

作者: 郑尧;瞿建宏;邴旭文;陈家长;王在照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养殖密度;性腺分化相关基因;雌雄激素受体;类固醇合成酶类;基因

期刊名称: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ISSN: 1674-5566

年卷期: 2015 年 24 卷 06 期

页码: 826-83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前期将同一批经雌核发育产生的F1彭泽鲫仔鱼(Pcc)分别置于实验室和池塘进行养殖,发现实验室养殖缸中出现了高比例的雄鱼。本研究为验证雌雄比例是否与密度有关,采用F1彭泽鲫雌鱼经人工雌核发育技术繁育出PccF 2,分高、低密度在实验室进行养殖,并比较了高、低养殖密度下雌雄鱼中性腺分化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在PccF 2高、低密度养殖组中,雌鱼中dmrt1c、抗缪勒氏管激素基因amh、芳香化酶基因cyp19a1a的表达显著高于雄鱼中对应基因的表达;雌鱼中dmrt1a、dmrt1b、3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3bhsd)、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2(11bhsd2)、17α羟化酶/17,20碳链裂解酶a1(cyp17a1)和类固醇激素急性调节蛋白(star)的表达显著低于雄鱼中对应基因的表达。实验室不同密度养殖、不同性别PccF 2彭泽鲫中差异表达基因主要为类固醇合成酶类基因,这些基因的表达差异可能造成雄鱼过多。

分类号: S917.4

  • 相关文献

[1]不同养殖模式下雌核发育彭泽鲫雌雄鱼性别分化相关基因的表达差异. 郑尧,陈家长,邴旭文,王在照. 2015

[2]养殖密度对白点鲑幼鱼生长、存活以及行为的影响. 张永泉,尹家胜,王丙乾,刘奕,李永发,李建兴,白庆利. 2009

[3]溶解氧与养殖密度对褐牙鲆幼鱼血细胞数量及血红蛋白含量影响的研究. 董晓煜,张秀梅,张沛东. 2008

[4]褐牙鲆幼鱼工厂化养殖密度优化软件的初步实现. 董晓煜,张秀梅,黄国强,张沛东. 2009

[5]笼具形状对选育合浦珠母贝幼贝生长的影响. 郝博飞,黄桂菊,刑孔武,黎火金,陈明强,李有宁,吴开畅,喻达辉. 2012

[6]网箱养殖密度对宽体金线蛭生长性能的影响. 周文宗,张莺莺,涂尾龙,王洪洋,曹建国,吴华莉,吕巍巍,谈永松. 2018

[7]不同养殖密度对褐鳟(Salmo trutta)稚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王炳谦,王芳,谷伟,户国,白庆利. 2014

[8]养殖密度对瓦氏黄颡鱼幼鱼生长品质和生化指标的影响. 姚清华,颜孙安,郭清雄,胡兵,林虬. 2018

[9]“果园-鹅”控草模式的实施研究. 陈永亮,马立功,赵林. 2018

[10]不同养殖密度瓦氏黄颡鱼肌肉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颜孙安,姚清华,林香信,胡兵,林虬. 2019

[11]不同养殖密度对脊尾白虾生长和水体氨氮含量的影响. 李志辉,马杭柯,张培,徐莞媛,孙金秋,阎斌伦,张庆起,高焕. 2018

[12]不同养殖密度对瓦氏黄颡鱼肌肉中氨基酸组成的影响. 颜孙安,姚清华,林香信,胡兵,林虬. 2018

[13]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模式下养殖密度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和生理指标的影响. 王裕玉,徐跑,聂志娟,邵乃麟,徐钢春. 2019

[14]育肥猪发酵床增设定点排泄区的效果. 刘兰平,徐小波,王学敏,付言峰,任守文. 2020

[15]发酵床猪舍的改良设计与应用效果. 严敏,鲁群,王学敏,徐小波. 2020

[16]养殖密度对华南鲤幼鱼生长特性的影响. 黎品红,马冬梅,朱华平,温涛雄. 2019

[17]罗非鱼养殖水体水质参数与菌群多样性分析. 朱莉飞,李伟,周雨琪,刘慧君,张欣,王赛赛,孙砚胜. 2020

[18]养殖密度对食用褐鳟Salmo trutta生长和水质的影响. 谷伟,户国,孙鹏,徐革峰,白庆利,王炳谦. 2017

[19]在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养殖密度对红鳍东方鲀应激反应和抗氧化状态的影响. 张龙,曲克明,张鹏,汪鲁,李卫东,朱建新. 2019

[20]养殖密度对循环水系统中大菱鲆生长和蛋白质代谢的影响. 韩岑,雷霁霖,刘宝良,贾睿,姜志强,赵奎峰,王国文.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