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与有机肥或秸秆配施提高陇东旱塬黑垆土上作物产量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婷

作者: 王婷;丁宁平;李利利;周海燕;尚来贵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长期施肥;降水年型;产量稳定性;产量可持续性指数;肥料贡献率;降水利用率

期刊名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ISSN: 1008-505X

年卷期: 2019 年 11 期

页码: 1817-182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明确陇东旱塬长期施肥黑垆土上春玉米–冬小麦轮作系统作物产量和水肥效应与降水年型的响应关系,为该地区不同降水年型的合理施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位于甘肃平凉的长期肥料定位试验始于1979年,试验设6个处理:不施肥(CK)、单施化学氮肥(N)、氮磷化肥配施(NP)、氮磷化肥配施秸秆(SNP)、单施有机肥(M)和氮磷化肥配施有机肥(MNP)。调查了试验38年玉米和小麦产量,依据降水量将生育年划分为干旱年、平水年和丰水年,分析不同降水年型下春玉米–冬小麦轮作系统长期施肥的产量变化稳定性、可持续性和肥料贡献率,降水利用率特征,探讨不同降水年型下产量、施肥和降水之间的关系。【结果】与N处理相比,NP、SNP、M和MNP处理冬小麦在干旱年、平水年和丰水年分别增产89.8%~151%、108%~174%和52.1%~102%,春玉米分别增产56.3%~99.9%、81.3%~104%和105%~127%。年降水量对冬小麦产量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影响较小,对春玉米影响较大。与N处理相比,三种降水年型下NP、SNP、M和MNP处理冬小麦和春玉米的肥料贡献率和降水利用率均显著提高,其中冬小麦在干旱年、丰水年肥料贡献率和降水利用率分别增加166%~198%、520%~654%和100%~164%、53.4%~105%,春玉米分别增加161%~218%、262%~289%和56.0%~99.2%、104%~125%。相同施肥处理下,NP、SNP、M和MNP处理冬小麦平水年和丰水年肥料贡献率分别较干旱年下降9.9%~23.3%和10.6%~23.3%,而春玉米丰水年较干旱年和平水年分别增加6.0%~25.0%和20.4%~27.7%。NP、SNP、M和MNP处理冬小麦平水年和丰水年水分利用率分别较干旱年下降2.2%~26.6%和22.3%~37.7%,而春玉米分别下降了41.9%~49.5%和10.9%~24.4%。回归分析表明,不论年降水量多寡,冬小麦和春玉米产量主要受施肥量和生育期降水影响。【结论】陇东旱塬不论年降水量多寡,氮磷与秸秆或有机肥配施与单施氮肥相比,均可显著提高作物产量、产量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并提高肥料对产量的贡献率及降水利用率。因此,氮磷配合的基础上配合秸秆或有机肥是保障该地区农田生产力可持续的有效措施。同时,不同降水年型应进一步优化施肥策略以获得更高产量。

分类号: S513`S512.11

  • 相关文献

[1]长期翻压绿肥对提高灌漠土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的贡献. 吴科生,车宗贤,包兴国,张久东,曹卫东,卢秉林,杨新强,杨蕊菊,崔恒. 2022

[2]长期施肥措施下潮土土壤碳氮及小麦产量稳定性的变化特征. 张珂珂,宋晓,郭斗斗,黄晨晨,岳克,张水清,黄绍敏. 2021

[3]减量化肥配施紫云英对水稻产量稳定性的影响. 张成兰,吕玉虎,刘春增,李本银,郭晓彦,聂良鹏,张琳,曹卫东. 2021

[4]长期不同施肥模式对我国玉米产量可持续性的影响. 李忠芳,徐明岗,张会民,张文菊. 2009

[5]长期施肥下我国南方不同轮作制度水稻的高产稳产性分析. 李忠芳,娄翼来,李慧,张旭博,唐政. 2015

[6]长期不同施肥条件下红壤水稻产量可持续性特征. 吴焕焕,徐明岗,吕家珑. 2014

[7]长期施肥下我国水稻土基础地力变化趋势. 李忠芳,张水清,李慧,孙楠,逄焕成,娄翼来,徐明岗. 2015

[8]长期施肥和不同生态条件下我国作物产量可持续性特征. 李忠芳,徐明岗,张会民,张淑香,张文菊. 2010

[9]水稻产量对长期不同施肥和环境的响应. 黄晶,张杨珠,刘淑军,高菊生. 2015

[10]施肥和降水年型对旱地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周怀平,杨治平,李红梅,关春林. 2003

[11]施肥和降水年型对旱地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周怀平,杨治平,李红梅,关春林. 2004

[12]长期施肥下甘薯产量稳定性及品质特性研究. 魏猛,张爱君,诸葛玉平,李洪民,唐忠厚,陈晓光. 2017

[13]长期不同施肥对东北黑土区玉米产量稳定性的影响. 高洪军,彭畅,张秀芝,李强,朱平. 2015

[14]长期施肥下淮北砂姜黑土区小麦产量稳定性研究. 陈欢,曹承富,孔令聪,张存岭,李玮,乔玉强,杜世州,赵竹. 2014

[15]长期施肥对双季稻产量变化趋势、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的影响. 冀建华,侯红乾,刘益仁,刘秀梅,冯兆滨. 2015

[16]栽培方式对甘肃雨养农业区马铃薯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高应平,王勇,党翼,张建军,赵刚,蔺冬梅,石玉章. 2014

[17]长期不同施肥模式下赤红壤旱地花生-甘薯轮作体系产量稳定性研究. 李娟,张立成,章明清,王煌平,张辉,张永春. 2021

[18]紫云英翻压条件下氮肥运筹对双季稻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王慧,唐杉,武际,胡润,韩上,刘英,朱勤,李敏,王允青,石祖梁. 2018

[19]褐潮土长期定位不同施肥制度土壤生产功能演化研究. 李秀英,李燕婷,赵秉强,李小平,王丽霞,张振山. 2006

[20]冬季作物-双季稻轮作种植模式氮、磷、钾养分 循环与产量可持续性特征. .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