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MDI分解模型的中国粮食主产区增产格局及贡献因素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越

作者: 张越;郭耀辉;赵颖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主产区;粮食增产;空间格局;贡献因素

期刊名称: 农学学报

ISSN: 2095-4050

年卷期: 2023 年 003 期

页码: 95-101

摘要: 深入分析中国13个粮食主产省份的增产空间格局、作物结构、贡献因素,为维系其增长态势、优化粮食生产布局、调整种植结构,实现主产区粮食稳步增产提供决策依据。运用LMDI分解模型和GIS空间分析法,将主产区粮食总产量分解为播种面积和作物单产2种因素,分析其增产格局及增产贡献因素。从主产区粮食增产量的空间分布来看:北方主产区优于南方主产区,粮食增产重心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北移趋势;增产结构上看,玉米为主要贡献品种,其次为小麦,稻谷贡献率最低;主产区粮食增产贡献因素来看,单产的贡献率高于播面的贡献率,且空间差异明显。分作物看稻谷和玉米的播种面积效应为正值,玉米大于稻谷,小麦的播种面积效应产生负向影响;3种作物的单产效应均为正值,小麦的单产效应最为显著,小麦>稻谷>玉米。面积增加和单产提高都对主产区粮食产量增加产生了积极的贡献。对于主要依靠播面增加来提高产量的地区,应调整种植结构,合理轮作,挖掘优势作物,增加农业技术推广,提高土地产出;对于单产贡献显著的地区,要发展特色产业优势区,形成集群化发展,在生产、流通、销售环节提供全方位的服务,防止增产不增收的现象发生。

分类号: F326.11

  • 相关文献

[1]2000-2019年云南省蔬菜增产时空分异与贡献因素分析. 毛昭庆,陈良正,董晓波,李梁. 2022

[2]我国油料增产格局及贡献因素研究. 严茂林,周晓亮,刘自搏,张洋. 2024

[3]2010-2019年西藏粮食增产的贡献因素. 刘国一,普布贵吉,甘雅文,扎西罗布,唐亚伟. 2022

[4]2005-2015年我国马铃薯增产空间分异与贡献因素. 马力阳,罗其友,高明杰,刘洋,杨亚东. 2019

[5]科技进步增产的“多年平均产量移动模型”的验证. 黄治平,郑宏艳,刘书田,米长虹,李敬亚. 2016

[6]以科技创新为先导 促进我国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林友华,翟勇,张宪法,李华锋,陈波,陈辉,王剑. 2011

[7]高产稳产高淀粉高梁杂交种选育与应用. 石贵山,王鼐,刘红欣. 2015

[8]中国农业化肥投入现状与地区差异性分析. 汪翔,张锋. 2011

[9]稳步推进“种三产四”丰产工程 促进粮食持续稳定增长. . 2012

[10]“十二五”末江西增产“50亿斤粮”的出路与对策建议. 杨正威,陈红萍,颜龙安,陆朝梁,熊大建. 2012

[11]科技进步增产的“多年平均产量移动模型”的验证. 黄治平,郑宏艳,刘书田,米长虹,李敬亚,侯彦林,王农,蔡彦明,王铄今,侯显达. 2015

[12]关于黑龙江省粮食增产能力的思考. 申惠波. 2013

[13]全国粮食增产的主要因素分解与实证测算. 杜梦露. 2021

[14]主产区粮食增产影响因素及发展应对研究-基于南北主产区差异视角. 许钰莎,赵颖文. 2023

[15]我国不同区域在新阶段粮食连增中的贡献因素分析. 于智媛,梁书民. 2017

[16]山西省“三农”问题浅议. 郭明慧,曹英花. 2011

[17]制约黑龙江省粮食增产的因素及对策. 魏丹,周宝库. 2007

[18]湖南粮食增产制约因素与潜力分析. 杨玉,刘军,刘小燕,钱炬炬,谭强林. 2012

[19]人工驯养栗蚕经济效益可观. 王德生. 2005

[20]贵州主要火龙果产地土壤肥力特征与评价. 柴冠群,秦松,范成五,刘桂华,敖明.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