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精油与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及对柑橘绿霉病的抑制作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谭元珍

作者: 谭元珍;张永华;朱向荣;苏东林;李高阳;陶能国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农产品;采后病害;γ-环糊精;反式-2-己烯醛;包合物;抑菌活性

期刊名称: 农业工程学报

ISSN: 1002-6819

年卷期: 2022 年 38 卷 023 期

页码: 276-283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植物精油及其活性组分能降低柑橘采后病害且不影响果实品质,是一种潜在的生物杀菌剂,但存在易挥发和不稳定等问题,限制了其实际应用.将植物精油与环糊精包合能有效克服上述缺陷,提高植物精油的应用效果.为了提升植物精油组分反式-2-己烯醛对柑橘绿霉病菌的控制效果,该研究拟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反式-2-己烯醛与 α-环糊精(α-CD)、β-环糊精(β-CD)、γ-环糊精(γ-CD)和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包合物,并考察包合物对指状青霉的离体和活体控制效果,在此基础上解析效果较优包合物的结构特点和包合模式.结果显示,通过饱和水溶液法成功制备了反式-2-己烯醛与α-CD、β-CD、γ-CD和HP-β-CD的4种包合物(α-CDTH、β-CDTH、γ-CDTH和HP-β-CDTH).外观形态结果显示,α-CDTH、β-CDTH和γ-CDTH粉末细腻绵密,HP-β-CDTH粉末粗糙,颗粒分明.4种环糊精包合物均能有效抑制P.digitatum菌丝体的生长且具有浓度依赖性,β-CDTH和 γ-CDTH抑制P.digitatum菌丝体生长的最小杀菌浓度(Minimum Fugicide Concentration,MFC)为1.00 mg/mL.包合率结果显示,γ-CDTH包合率最高,为75.36%.相溶解度结果表明,4种环糊精包合物的溶解性大小依次为HP-β-CD、γ-CD、β-CD、α-CD.综合离体抑菌效果、包合率和溶解性可知,γ-CDTH综合表现最佳.活体接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γ-CDTH处理能不同程度降低柑橘果实绿霉病发病率(P<0.05),以8.00 mg/mLγ-CDTH处理效果最佳.此外,γ-CDTH处理能有效维持柑橘果实硬度,且对柑橘果实失重率、色泽、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无不良影响.微观结构观察表明,γ-CDTH与γ-CD、γ-CD与反式-2-己烯醛物理混合物的形状和大小有明显差异,表现在γ-CD形态大小不一,大部分呈无规则晶体,而物理混合物表面粗糙,γ-CDTH表面光滑,有类似片状的形态;γ-CD的H-3′和H-5′与反式-2-己烯醛的H-6之间的氢键相互作用是γ-CDTH的形成基础.研究结果可为γ-CDTH用于降低柑橘采后病害提供直接的依据,也为植物源天然防腐剂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分类号: TS255.3

  • 相关文献

[1]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的直链淀粉风味分子包合物形成机理的研究. 冯涛,刘芳芳,荣志伟,庄海宁,刘轶. 2015

[2]芥末精油-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微结构及缓释特性研究. 李奕星,李芬芳,陈娇,袁德保. 2017

[3]新型消毒剂β-环糊精包合碘的结构确证. 杨世发,杨鹏,宋敏训,傅剑,殷斌,刘月月,董雯雯,黄中利,赵增成,林树乾,李桂明. 2020

[4]EP-1包合物制备及其对布氏田鼠繁殖器官的影响. 刘琪,刘明,李宁,黄宝欢,刘晓辉. 2011

[5]正交试验法优选艾粉β-环糊精包合方法及其工艺. 谢小丽,王凯,庞玉新,杨全,陈振夏. 2016

[6]沙拉沙星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与体外释放度研究. 姜兴粲,李冰,张继瑜. 2021

[7]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与毒死蜱包合物的制备及表征. 张斌,秦岭,张玲玲,邹卉,范仲学. 2010

[8]艾粉β-环糊精包合物的质量标准研究. 陈振夏,谢小丽,庞玉新,王凯,杨全,邹婧. 2016

[9]以黄连素/羟丙基-β-环糊精为荧光探针检测金刚烷胺. 许岩,贺永桓,郑舒文,刘宇宁,陈卫华. 2019

[10]羟丙基-β-环糊精对辣椒素的荧光增敏及其分析应用. 黄铮,马永钧,葛霞. 2018

[11]酶溶性胶原蛋白肽及其β-环糊精包合物理化性质分析. 鉏晓艳,耿胜荣,李新,王俊,程文宇,廖涛. 2017

[12]香芹酮/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表征及对硫色镰刀菌的抑制作用. 许奕雯,徐瑞,田甲春,田世龙,葛霞. 2023

[13]LNG-HP-β-CD包合物制备、表征及其紫外稳定性研究. 刘琪,刘明,刘晓辉. 2011

[14]莪术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及其稳定性研究. 严楚,刘志昌,蓝永金,王刚. 2014

[15]环糊精包合物超分子体系的制备与表征研究进展. 姜兴粲,李冰,张继瑜. 2021

[16]枸杞采后病害及主要病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兰璞,高芙蓉,陈存坤,王文生,韩洁,纪海鹏,于晋泽. 2014

[17]水果采后病害生防菌研究进展. 牛伟,牛宇,耿海峰. 2010

[18]红枣采后病害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 赵志永,柴庆伟,金新文,武冬梅. 2012

[19]哈密地区无核白葡萄贮藏调查分析. 李丽秀,朱志强,张昆明,任朝晖. 2010

[20]肉桂醛乳油防治芒果炭疽病及对芒果保鲜的效果. 何衍彪,弓德强,柳凤,詹儒林,赵艳龙,常金梅.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