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份甘肃小麦品种脂肪氧化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基因等位变异的检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曹东
作者: 曹东;张雪婷;王世红;王东霞;赖勇;孟亚雄;王化俊;杨文雄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甘肃小麦;脂肪氧化酶;多酚氧化酶;等位变异;功能标记
期刊名称: 麦类作物学报
ISSN: 1009-1041
年卷期: 2014 年 34 卷 04 期
页码: 37-4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面粉和面制品的色泽是评价小麦品质的重要指标。小麦脂肪氧化酶(LOX)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对面粉白度及面制品的色泽具有重要影响。为给甘肃省小麦品质育种提供参考依据,以104份甘肃省育成的小麦品种为材料,利用功能标记LOX16、LOX18、PPO18、PPO16和PPO29检测TaLox-B1、PpoA1及Ppo-D1位点的等位变异,分析甘肃小麦品种资源中LOX和PPO活性基因的组成和分布特点。结果表明,在甘肃小麦中,等位变异TaLox-B1a和TaLox-B1b的频率分别为22.12%和77.88%;其中,甘肃冬小麦品种高LOX活性等位变异TaLox-B1a的分布频率(30.56%)高于春小麦(3.13%)。等位变异Ppo-A1a、PpoA1b、Ppo-D1a和Ppo-D1b的频率分别为49.04%、50.96%、50.96%和49.04%;两个PPO基因的等位变异组合Ppo-A1a/Ppo-D1b、Ppo-A1a/Ppo-D1a、Ppo-A1b/Ppo-D1b和Ppo-A1b/Ppo-D1a的分布频率依次为28.85%、20.19%、20.19%和30.77%。说明在甘肃小麦品种中,低LOX活性等位变异(TaLox-B1b)品种比例较高;低PPO活性等位变异(Ppo-A1b、Ppo-D1a)品种分布比例略高于高PPO活性类型;其中,32份小麦品种在TaLox-B1、Ppo-A1和Ppo-D1三个位点同时含有高LOX活性和低PPO活性的等位变异。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春小麦脂肪氧化酶TaLox-B位点等位变异检测及分布规律. 董一帆,严勇亮,谢磊,库尼都孜阿依·吐尔汗,战帅帅,耿洪伟. 2021
[2]新疆小麦阿拉伯木聚糖阿魏酸酰基转移酶基因TaBahd-A1等位变异检测及其分布规律. 战帅帅,严勇亮,刘鑫源,王丽丽,耿洪伟. 2020
[3]新疆小麦TaGW2-6A、TaCwi-A1、TaSus2-2B等位变异对粒重的影响及应用. 时佳,白璐,任毅,穆培源,梁晓东,玛依拉,耿洪伟. 2018
[4]普通小麦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基因克隆与功能标记的开发. 王林海,何中虎,夏先春. 2009
[5]小麦品质基因功能标记的开发与应用. 夏先春,何心尧,孙道杰,何中虎. 2009
[6]水稻多酚氧化酶基因功能标记的开发与应用. 杨杰,曹卿,王军,范方军,张玉琼,仲维功. 2011
[7]甘肃省小麦品种(系)品质分析与评价. 杨芳萍. 2003
[8]104份甘肃小麦品种主要品质基因的分子标记检测. 柳娜,曹东,王世红,杨文雄. 2016
[9]大豆脂肪氧化酶同功酶抗原的快速纯化方法. 马志民,刘渊,蒋春志,杨春燕,马峙英,张孟臣. 2008
[10]桂枝等18种中药材水提液对5-脂肪氧化酶(5-LOX)活性的抑制作用. 吴宛澐,陶新,徐子伟. 2017
[11]鲢鱼体内挥发性成分测定及其产生机理初探. 杨玉平,熊光权,程薇,王易芬,李小定,廖涛,乔宇,耿胜荣,李新,林若泰,吴文锦. 2010
[12]大豆脂肪氧化酶同功酶联合鉴定技术的建立. 马志民,秦君,杨春燕,邸锐,闫龙,张梅申,李子千,李亚璞,史晓蕾,鲍聪,许宁,封树平,张孟臣. 2014
[13]等电聚焦凝胶电泳检测5个大豆杂交组合中脂肪氧化酶的缺失突变. 闫彩霞,马峙英,张彩英,秦君,高雪峰,张孟臣. 2008
[14]消减豆腥味的研究概况. 赵守贤. 1989
[15]大豆复水协同隔氧磨浆对脱除豆腥味及提高豆浆综合品质的影响. 郭晓菲,郭琪琪,何志刚,梁璋成,林晓姿. 2020
[16]脱皮大豆等温吸水模型与复水磨浆工艺参数优化. 郭晓菲,郭琪琪,林晓姿,梁璋成,何志刚. 2020
[17]花生种子脂肪氧化酶鉴定方法研究. 陈静,石运庆,吴兰荣,胡文广,禹山林. 2006
[18]大豆脂肪氧化酶及Kunitz胰蛋白酶抑制剂缺失种质的创新. 韩粉霞,丁安林,孙君明,李桂英. 2005
[19]大豆脂肪氧化同工酶(Lox1)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刘渊,张孟臣,张彩英,马峙英. 2007
[20]无豆腥大豆营养品质的分析与评价. 单宏.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甘肃省小麦农家种老芒麦分子鉴定及其重要性状评价
作者:展宗冰;靳奇峰;刘迪;吕迎春;郭莹;张雪婷;虎梦霞;王尚;杨芳萍
关键词:小麦;地方种;老芒麦;AFLP;分子标记检测;异质性;性状评价
-
不同染色方法在大豆锈菌侵染过程中的显微观察效果
作者:屈艳慧;杨红丽;郝青南;陈水莲;邓克林;詹高淼;曹东;陈李淼;郭葳;袁松丽;张婵娟;黄毅;杨中路;陈海峰;单志慧;周新安
关键词:大豆锈菌;显微观察;侵染过程;番红固绿;荧光增白剂;DAPI;WGA488
-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小麦遗传群体持绿性研究
作者:王多霞;李雷;费帅鹏;付雪丽;肖永贵;孙海艳;陶志强;孟亚雄
关键词:小麦;叶绿素含量;多源数据融合;机器学习
-
大豆骨干亲本中豆41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作者:杨配配;易志杰;袁松丽;郝青南;陈水莲;杨中路;单志慧;陈李淼;张婵娟;曹东;郭葳;黄毅;杨红丽;陈海峰;王贤智;周新安
关键词:骨干亲本;中豆41;农艺性状;配合力
-
优质中强筋春小麦新品种陇春44号选育报告
作者:杨长刚;柳娜;张雪婷;王世红;杨文雄;袁俊秀;刘效华
关键词:春小麦;新品种;陇春44号;节水;中强筋;选育
-
大豆根瘤菌Y63菌株的分离与鉴定
作者:孙帅;冷飘;杨姝琦;周顺馨;张婵娟;黄毅;单志慧;杨中路;郝青南;陈水莲;曹东;陈李淼;郭葳;杨红丽;王贤智;周新安;袁松丽;陈海峰
关键词:大豆;中豆63;根瘤菌;分离与鉴定;根瘤共生
-
抗旱丰产春小麦新品种陇春43号选育报告
作者:袁俊秀;刘效华;王世红;柳娜;张雪婷;杨长刚;郭莹;杨文雄
关键词:春小麦;新品种;陇春 43 号;选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