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能离子束注入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探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郭明明
作者: 郭明明;樊继伟;陈凤;赵雪君;李强;孙中伟;王康君;张广旭;浦汉春;代丹丹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离子束;小麦;诱变育种
期刊名称: 现代农业科技
ISSN: 1007-5739
年卷期: 2018 年 22 期
页码: 44+46
摘要: 常规育种在近年来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同时也使小麦品种出现一定的同质化现象。离子束注入生物体后能够打破基因连锁,从而使小麦育种材料的遗传背景多样化。本文概括了离子束诱变育种方法及在小麦育种上的应用研究进展,并对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进行阐述。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低能离子束注入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探析. 郭明明,樊继伟,陈凤,赵雪君,李强,孙中伟,王康君,张广旭,浦汉春,代丹丹. 2018
[2]新疆离子束诱变育种研究现状. 周小云,马盾,黄乐平. 2007
[3]小麦N离子束注入诱变育种的应用研究. 李强,任立凯,陈凤,孙中伟,王康君,郭明明. 2016
[4]中强筋小麦新品种龙辐09358. 张宏纪,刘文林,孙岩,刘东军,杨淑萍. 2019
[5]春小麦新品种龙辐12-876. 刘东军,张宏纪,孙岩,刘文林,杨淑萍,苗丽丽. 2019
[6]小麦新品种龙辐麦23及栽培技术. 刘文林,张宏纪,孙岩,刘东军,杨淑萍. 2019
[7]小麦空间环境与~(60)Co-γ辐射诱变效应的比较研究. 郭元林,尹春蓉,宣朴. 2010
[8]中筋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龙辐麦194. 杨淑萍,刘文林,孙岩,张宏纪,唐婧泉,李禹尧,王翔宇. 2023
[9]离子注入小麦诱变育种及生物效应的研究 I、对出苗及苗期性状的影响. 杨赞林,甘斌杰,金陵,张少华,沈正兴,余增亮,何建军,邓建国. 1990
[10]离子注入对小麦生长发育的效应. 杨赞林,甘斌杰,金陵,张少华,沈正兴,余增亮,何建军,邓建国. 1991
[11]离子注入小麦诱变育种的回顾与展望. 杨赞林,甘斌杰,余增亮. 2002
[12]小麦新品种龙辐麦22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刘东军,张宏纪,孙岩,刘文林,杨淑萍. 2018
[13]不同能量重离子注入农作物的诱变效应. 刘志芳,邵俊明,唐掌雄,施巾帼,李文建,颉红梅,卫增泉,李桂英. 2006
[14]小麦搭载卫星进行诱变育种研究初报. 林作楫,雷振生,揭声慧,章家长,吴政卿,杨会民. 2000
[15]高能混合粒子场处理小麦并储藏的辐照效应分析. 张洁,郭元林,尹春蓉,宣朴. 2016
[16]山东省小麦诱变育种. 李新华,邱登林,孙桂芝,徐相波. 2006
[17]离子束注入技术在食用菌育种上的应用进展. 孙国琴,邢丽萍,王玉芬,朱晓清,王蕴华. 2011
[18]离子束在油菜育种中的诱导效应初报. 董遵,刘敬阳,马红梅,许才康,张建栋,孙华. 2003
[19]离子束生物技术在粳稻育种中的应用. 周新伟,陈益海,刘敬阳,王建平,乔中英,朱勇良. 2003
[20]应用低能N~+介导法将大豆外源基因转入羊柴成熟种子的初步研究. 陈玲玲,那日,乌艳红,栾守泉,正月.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长期化肥有机替代对黑土氮转化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作者:高纪超;李强;朱平;彭畅;张秀芝;高洪军;焦云飞;张宇航;武俊男;徐灵颍
关键词:黑土;化肥;有机肥;长期定位;酶活性
-
增施有机肥和微生物菌肥对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赵晓宇;陈广平;苏二虎;王雪娇;刘坤雨;高圆丽;鄂丽丽;唐存喜;宏迪;李强
关键词:大豆;有机肥;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量;产量;经济效益
-
山东省烟草发展型产区土壤种植适宜性评价
作者:张杨;张本强;王永;李强;熊莹;刘海伟
关键词:烟草;适宜性;评价;土壤;发展型产区;山东省
-
甘薯U6启动子克隆及其转录活性分析
作者:唐维;后猛;宋炜涵;闫会;王欣;李臣;高闰飞;张允刚;李强
关键词:甘薯;U6启动子;克隆;基因编辑;转录活性
-
施钾对新疆滴灌花生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剂量效应
作者:李锁丞;柳延涛;董红业;孙振博;李紫薇;张春媛;王开勇;李强;杨明凤
关键词:花生;钾肥;滴灌;生长特性;产量
-
一株耐镉细菌Exiguobacterium acetylicum TC13的分离鉴定及全基因组分析
作者:李萍;黄文丽;熊川;彭梅芳;金鑫;李强
关键词:微小杆菌;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全基因组;重金属功能基因
-
小麦穗部相关性状研究进展
作者:何茂盛;王康君;郭明明;张广旭;谭一罗;李晓峰;师毅君;樊继伟
关键词:小麦;穗部性状;基因;Q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