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期和密度对红粱丰1号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杨康林
作者: 杨康林;汪灿;周棱波;张国兵;邵明波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糯高粱;红粱丰1号;播期;密度;光合特性;产量
期刊名称: 农技服务
ISSN: 1004-8421
年卷期: 2020 年 37 卷 004 期
页码: 7-9,12
摘要: 为酒用糯高粱新品种红粱丰1号大面积推广种植提供参考,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播期和种植密度对红粱丰1号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播期推迟和种植密度增加,产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是先增加后降低,胞间CO2浓度是先降低后增加.播期对产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有极显著(P<0.01)影响,对蒸腾速率有显著(P<0.05)影响;种植密度对产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有极显著(P<0.01)影响.产量与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与胞间CO2浓度呈极显著(P<0.01)负相关.种植红粱丰1号,以4月5日播种、种植密度11万株/hm2的光合性能好,产量最高,为6102.82 kg/hm2.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酒用糯高粱红粱丰1号的适宜播期和种植密度. 杨康林,汪灿,周棱波,张国兵,邵明波. 2020
[2]播期、密度和施肥水平对糯高粱黔高7号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周棱波,汪灿,张国兵,徐燕,白俊霞,邵明波. 2017
[3]酒用糯高粱新品种红粱丰1号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杨康林,邵明波. 2020
[4]不同糯高粱品种春夏播产量和品质的比较分析. 龙文靖,向箭宇,刘天朋,倪先林,李元,丁国祥,赵甘霖,蒋开锋,汪小楷. 2019
[5]施肥量和种植密度对糯高粱黔高7号光合特性、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周棱波,汪灿,陆秀娟,张国兵,徐燕,吴兰英,邵明波. 2016
[6]糯高粱间作大豆不同带宽配置对糯高粱光合特性、干物质和养分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彭方丽,汪灿,周棱波,高杰,张国兵,赵强,陈思宇,邵明波. 2023
[7]新疆春油菜冬播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李强,贾东海,顾元国,王娟,侯献飞,李昂,苏君红,陈跃华,王志敏. 2019
[8]不同播期对黑龙江西部半干旱区高梁产量的影响. 王聪,杨克军. 2016
[9]不同播期对黑龙江西部半干旱区高粱产量的影响. 王聪,杨克军. 2016
[10]播期对我国北方春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综合影响的研究进展. 魏然,崔杰印,李阳,于晓光,位昕禹,米刚,项鹏,杨树. 2024
[11]旱区不同播期绿豆群体生长及产量动态分析. 魏云山,林在隆,周学超,丁素荣,刘迎春,李峰. 2017
[12]果园间作粒用豇豆播期与密度试验研究. 王洪皓,徐敏,赵秋. 2017
[13]不同播期与密度对‘辽红小豆8号’产量及主要性状的影响. 赵秋,徐敏. 2013
[14]播期和密度对大粒蚕豆产量及其他性状的影响. 马镜娣,汪凯华,王学军,徐建华. 2001
[15]优质强筋小麦淮麦30的配套栽培技术. 周羊梅,顾正中,王安邦,杨子博. 2015
[16]播期、密度和氮肥运筹对高产品种'淮麦33'产量和品质的调控. 周羊梅,顾正中,王安邦,杨子博,冷苏凤. 2019
[17]播期和密氮组合对镇麦10号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调控效应. 李东升,温明星,蔡金华,曲朝喜,陈爱大. 2015
[18]播期和密度对镇麦168农艺和品质性状的影响. 温明星,陈爱大,李东升,曲朝喜,蔡金华. 2013
[19]播期和种植密度对芝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苗建利,卫双玲,孙春梅,张胜强. 2016
[20]优质小花生覆膜栽培播期与密度研究. 王志良,郑亚萍,于照兹,李金山,王华松,孔显民. 200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高粱SBP基因家族鉴定及干旱胁迫下的表达模式分析
作者:姜昱雯;陈满静;赵应;任艳;周棱波;沈佳奇;邵明波
关键词:高粱;SBP基因家族;生物信息学分析;基因表达;干旱胁迫
-
化肥和有机肥配施对糯高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作者:张春兰;汪灿;徐燕;邵明波;张立异
关键词:化肥;有机肥;糯高粱;产量;品质;配施
-
基于高密度遗传图谱对高粱穗部性状的QTL定位
作者:丁延庆;汪灿;徐建霞;高旭;程斌;曹宁;张立异
关键词:高粱;穗型性状;数量性状位点(QTL);遗传定位;候选基因
-
不同类型肥料对糯高粱产量、品质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作者:张春兰;汪灿;高杰;徐建霞;徐燕
关键词:肥料;糯高粱;产量;品质;氮肥利用率
-
5种杀菌剂防治高粱炭疽病的效果比较
作者:张春兰;徐建霞;周棱波;徐燕
关键词:高粱炭疽病;防效;产量;品质
-
257份高粱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
作者:高旭;冯周;丁延庆;徐建霞;曹宁;程斌;汪灿;张立异
关键词:高粱;遗传多样性;农艺性状;种质资源
-
不同时期追氮量和比例对糯高粱"红缨子"产量、氮积累、转运以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作者:李青风;高杰;彭秋;汪灿;周棱波;张国兵;赵强;张春兰;邵明波;罗奎;张跃;汪家远
关键词:糯高粱;产量;氮素利用率;氮素积累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