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种质田间耐旱性评价及优异种质筛选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赵兴震

作者: 赵兴震;徐江源;于莉莉;谷勇哲;刘章雄;邱丽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豆;干旱胁迫;耐旱系数;加权耐旱系数

期刊名称: 大豆科学

ISSN:

年卷期: 2020 年 006 期

页码: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明确微核心种质成熟期耐旱类型、筛选耐旱种质资源,给大豆成熟期耐旱基因发掘及新品种培育提供优异材料和鉴定方法,本研究采用耐旱系数法、加权耐旱系数法和极值差异法3种方法对247份大豆微核心种质于2017-2018、2018-2019年度海南旱季进行耐旱性鉴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处理下单株粒重、单株荚数和株高均较正常灌水处理显著下降,同一性状不同种质间差异极显著;耐旱系数和加权耐旱系数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且两者变异系数均较大.采用耐旱系数法对2017-2018、2018-2019年度及两年度联合数据进行分析,筛选高耐种质数分别为11,30和37份,采用加权系数法筛选出高耐种质数分别为12,20和23份,2种方法共同鉴定出泰兴牛毛黄乙(ZDD04620)和小圆黄豆(ZDD08564)高耐种质2份.利用极值差异法筛选出高产且耐旱种质7份,包括黑河1号(ZDD00041)、大白皮(ZDD02866)、大粒黄(ZDD06363)、样田小黄豆(ZDD08190)、赤城绿黄豆(ZDD08238)、十月黄(ZDD12400)和什邡螺丝豆(ZDD12836).

分类号: S565.1

  • 相关文献

[1]69份玉米自交系的苗期耐旱性分析. 朴明鑫,张春宵,杨书华,赵泽双,杨德光,关法春,刘文国,李晓辉. 2011

[2]28个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耐旱性研究. 李争光,梁晓玲,雷志刚,阿布来提·阿布拉,邵红雨,韩登旭,李铭东,曹连莆. 2010

[3]14份木薯种质的苗期耐旱性评价. 王晓庆,唐茂昌,黄洁,刘子凡,徐娟,陆小静. 2012

[4]回交导入后玉米农艺性状耐旱性改良效果的分析. 李争光,梁晓玲,阿布来提·阿布拉,曹连莆,王仙,邵红雨,韩登旭,李召锋. 2010

[5]玉米自交系苗期耐旱性差异分析. 刘贤德,李晓辉,李文华,李明顺,李新海. 2004

[6]低磷和干旱胁迫对不同基因型大豆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钟鹏,吴俊江,刘丽君,林蔚刚,董德建,王建丽. 2009

[7]干旱胁迫下化控种衣剂对大豆幼苗生长发育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李建英,田中艳,周长军,杜志强,张志刚,杨柳,吴耀坤,金铃,郑殿峰. 2010

[8]外源褪黑素缓解干旱胁迫对春大豆苗期影响的生理调控效应. 张明聪,何松榆,秦彬,金喜军,王孟雪,任春元,吴耀坤,张玉先. 2020

[9]大豆转录因子GmNAC8的克隆及耐旱性功能分析. 方义生,刘宝红,陈水莲,陈海峰,张婵娟,袁松丽,郝青南,杨中路,张晓娟,单志慧,邱德珍,陈李淼,周新安. 2017

[10]一个大豆脱水胁迫响应的bHLH类转录因子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陈李淼,沙爱华,张婵娟,单志慧,张晓娟,陈水莲,朱晓玲,刘宝红,祁琳. 2013

[11]花期干旱对不同基因型大豆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孙海锋,战勇,林海容,魏凌基,雷明,潘秀梅,何能. 2008

[12]大豆转录因子GmVOZ1的生物信息学及干旱胁迫表达分析. 李铭杨,何佳琦,邱爽,于海伟,邬长乐,张军,翟莹. 2021

[13]干旱胁迫对大豆生长的影响及抗旱性评价方法与指标筛选. 王兴荣,张彦军,李玥,刘天鹏,张金福,祁旭升. 2018

[14]外源褪黑素对干旱胁迫下春大豆品种绥农26形态、光合生理及产量的影响. 张明聪,何松榆,秦彬,王孟雪,金喜军,任春元,吴耀坤,张玉先. 2021

[15]大豆对干旱胁迫生理生化的响应. 高中超,周宝库,张喜林. 2007

[16]干旱胁迫对大豆生理指标的影响. 董兴月,林浩,刘丽君,唐晓飞,魏崃. 2011

[17]持续水分胁迫对大豆鼓粒期抗旱性及籽粒品质的影响. 万超文,李舒凡. 2000

[18]6个大豆GmBES1基因干旱诱导表达及启动子分析. 张军,陈炯辛,尹珺伊,王欢,刘秋瑾,田秋丰,白长胜,翟莹. 2023

[19]大豆GmGolS2-2启动子的克隆及活性分析. 马婷婷,于海伟,张军,陈炯辛,李珊珊,马天意,张勇,翟莹. 2023

[20]干旱胁迫对大豆光合、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王兴荣,张彦军,陈光荣,李玥,李永生,祁旭升.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