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花生抗青枯病种质的发掘及分子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本银

作者: 陈本银;姜慧芳;任小平;廖伯寿;黄家权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花生属;野生种;花生青枯病;抗病种质;SSR分子特性

期刊名称: 华北农学报

ISSN: 1000-7091

年卷期: 2008 年 23 卷 03 期

页码: 170-17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花生属5个区组的79份野生花生种质为材料,系统鉴定了野生花生对青枯病的抗性反应,从中发掘高抗青枯病的种质15份,含匍匐区组种质3份、直立区组1份、异形花区组1份、花生区组8份、未命名种质2份,抗病材料频率达到19%,高于栽培种花生资源的抗性频率。通过SSR分析表明,在所获得的抗青枯病野生花生材料中,四倍体野生种A.monticola与栽培种花生的亲缘关系最近,其次为花生区组的二倍体野生种A.duranensis和A.chacoense。根据DNA扩增结果,绘制了抗青枯病种质的指纹图谱,明确了其SSR分子特性。

分类号: S565.2

  • 相关文献

[1]花生栽培种和野生种的种间杂交研究——第Ⅲ报花生属A.stenozsperma的同源四倍体及其利用. 周蓉. 1987

[2]花生属植物起源、分类及花生栽培种祖先研究进展. 蒋菁,钟瑞春,李忠,冯斗,唐荣华. 2009

[3]栽培种花生(ArachishypogaeaL)不同类型与野生种杂交亲和性的研究. 翁跃进,周蓉. 1986

[4]花生属拟直立型组野生种在栽培种改良中的应用——Ⅰ.对花生锈病和叶斑病的抗性. 张新友. 1991

[5]花生属拟直立型组野生种在栽培种改良中的应用——Ⅱ.染色体组型分析. 张新友. 1992

[6]野生花生种质的SSR遗传多样性. 陈本银,姜慧芳,廖伯寿,任小平,黄家权,雷永,王圣玉. 2008

[7]花生栽培种和野生种的种间杂种研究——第2报种间杂种F_1三倍体可育性及其F_2的观察. 周蓉. 1985

[8]论青枯菌潜伏侵染与花生抗性遗传改良的关系. 廖伯寿,单志慧,雷永,孙大容. 1999

[9]利用重组近交系检测花生青枯病抗性SSR标记. 姜慧芳,廖伯寿,陈本银,任小平,雷永,傅廷栋,马朝芝,EMace,JHCrouch. 2006

[10]用RAPD技术分析抗青枯病花生种质遗传多样性. 姜慧芳,任小平,廖伯寿. 2004

[11]花生青枯病抗性分子标记的初步研究. 姜慧芳,任小平,雷永,廖伯寿,E Mace,J H Crouch. 2003

[12]创制小麦抗病种质新途径的研究. 庄家骏,胡适全,李海健,聂道泰,俞春江,王剑雄,钱幼亭,周广和. 1995

[13]中国小麦地方品种和野生近缘种对白粉病的反应. 许红星,李洪杰,王晓鸣,安调过. 2010

[14]水稻不同类群品种间的纹枯病抗性评价和抗病新种质筛选. 陈天晓,邹杰,康厚祥,李前前,张亚芳,陈宗祥,陈夕军,刘文德. 2014

[15]小黑麦品种HelvivFron和Slskyou对禾谷胞囊线虫和白粉病的抗性. 孙蕾,崔磊,王晓鸣,吴龙飞,李洪连,李洪杰. 2013

[16]苜蓿种质资源对锈病的抗性研究. 李跃,袁庆华,王瑜. 2015

[17]3份木薯新种质抗细菌性萎蔫病机理初探. 林兆威,李超萍,蔡吉苗,时涛,黄贵修. 2021

[18]香蕉抗病种质RLK-RGAs的克隆与序列差异分析. 徐金刚,向旭,蔡礼鸿,黄秉智,孟祥春. 2008

[19]抗玉米纹枯病材料的鉴定及抗性遗传研究. 唐海涛,杨家秀,李晓,陈德全,张彪,石永刚,黄宜祥. 2005

[20]香蕉抗病种质NBS类RGAs的克隆及相关序列差异分析. 徐金刚,向旭,蔡礼鸿,孟祥春,黄秉智.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