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害虫生物防治研究60年:成就与展望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赵灿

作者: 赵灿;张宝鑫;袁曦;宋子伟;刘子欣;李敦松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赤眼蜂;平腹小蜂;捕食螨;规模化扩繁;生物防治

期刊名称: 广东农业科学

ISSN: 1004-874X

年卷期: 2020 年 47 卷 011 期

页码: 93-10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生物防治是实现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的重要手段.天敌昆虫及捕食螨作为传统的生物防治产品,在控制农作物害虫害螨,保证农作物产量和质量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赤眼蜂、平腹小蜂、捕食螨等害虫天敌的规模化扩繁技术,田间应用技术及示范推广中取得的主要成就进行归纳总结,并对目前以天敌为主的生物防治研究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讨.主要成就包括:研制出全国首台全自动控制生产人造卵卡机,解决了连续传代防污染的问题;首次应用大卵(蓖麻蚕卵)人工繁殖赤眼蜂防治甘蔗螟虫的成功,为国内应用柞蚕卵繁殖赤眼蜂提供了宝贵经验;首次在国内应用无人机释放赤眼蜂;完善和提高了平腹小蜂人工大量繁殖技术和田间应用技术,提高了平腹小蜂防治效果,降低了平腹小蜂应用成本;从荷兰引进胡瓜新小绥螨,成功应用于防治柑橘红蜘蛛和园艺作物上的蓟马等.极大地推动了华南地区害虫生物防治技术的研发及示范应用.

分类号: S476

  • 相关文献

[1]用人工寄主卵繁殖卵寄生蜂研究的新进展. 刘志诚,孙姒纫,杨五烘,刘建峰,王志勇,王春夏. 1988

[2]3种蚜虫对方斑瓢虫适合度及种群增长的影响. 段佳辰,戴长春,路伟,陆宴辉. 2023

[3]桃园茶翅蝽的发生危害与防治研究进展. 徐庆宣,王甦,郭晓军,姜瑞德,王松,张帆. 2020

[4]几种捕食螨对果树害螨的控制作用初报. 相栋,黄海皎,旺珍,德庆卓嘎. 2019

[5]“以螨治螨”生防技术在南丰蜜桔上的应用. 吴德志,林克剑,王建国. 2008

[6]捕食螨在我国农林害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余德亿,张艳璇,唐建阳,季洁. 2008

[7]栽培食用菌害虫生物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 杨秀芬,张金霞. 2010

[8]胡瓜钝绥螨对日光大棚茄子上烟粉虱的控制作用. 张艳璇,张公前,季洁,陈霞,林坚贞,孙莉. 2011

[9]胡瓜钝绥螨控制大棚甜椒烟粉虱的研究. 张艳璇,林坚贞,张公前,陈霞,季洁,唐清. 2011

[10]智利小植绥螨与联苯肼酯单独和联合防治草莓二斑叶螨田间防效. 金桂华,宋婧祎,王泽华,陈金翠,魏书军,宫亚军. 2017

[11]昌吉市设施秋延迟黄瓜红蜘蛛的生物防治. 马巨明,马兰,李涛,张照红,张洁,许玲. 2022

[12]捕食螨在生物防治中的作用及其产业化探索. 张艳璇,林坚贞,季洁,侯爱平. 2000

[13]几种捕食螨对果树害螨的控制作用初报. 相栋,黄海皎,旺珍,德庆卓嘎. 2019

[14]巴氏钝绥螨控制苹果全爪螨技术初报. 李锋,王春良,马建国,刘春光. 2010

[15]胡瓜钝绥螨控制日光大棚甜椒上的西花蓟马的研究与应用. 张艳璇,单绪南,林坚贞,张公前,季洁,陈霞,唐清. 2010

[16]赤眼锋利用研究概况. . 1998

[17]不同世代发生区赤眼蜂防治二化螟效果差异分析. 周淑香,李丽娟,毛刚,刘剑,孙康娜,李光雪,高月波,鲁新. 2021

[18]黑龙江省白菜田赤眼蜂的采集与鉴定. 刘岩,张树权,陈思,武琳琳,黄文功,刘思竹,周菲,陈晶,李岑,胡莹莹,袁红梅,姚玉波,张利国. 2020

[19]无人机投放赤眼蜂防治红树林害虫技术. 罗辑,常明山,李德伟,牟晓伟,程鸿远,蒋学建,吴耀军,邓艳. 2018

[20]赤眼蜂抗药性的选育及其生理生化机制研究进展. 吴红波,金道超,张帆.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