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小麦川麦60-簇毛麦3V(3D)代换系的分子细胞学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洁
作者: 张洁;蒋云;郭元林;王颖;邓光兵;宣朴;龙海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簇毛麦;3V染色体;川麦60;小麦-簇毛麦3V(3D)代换系;抗条锈性
期刊名称: 麦类作物学报
ISSN: 1009-1041
年卷期: 2022 年 42 卷 002 期
页码: 139-14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一年生二倍体簇毛麦携带多种抗性基因,被认为是小麦抗性改良的重要基因源.本研究前期创制了一个高抗小麦条锈病的普通小麦(中国春,CS)-簇毛麦3V(3D)代换系CD-3,并将该条锈病抗性基因初步定位于簇毛麦3V染色体上.本研究以川麦60作为父本,以CD-3为母本,在回交自交系BC1F2群体中筛选到一个高抗条锈病的株系,命名为1901-245,并进一步对该株系进行分子标记、荧光原位杂交(FISH)及田间条锈病抗性鉴定.分子标记和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结果显示,1901-245携带一对簇毛麦3V染色体,丢失了一对小麦3D染色体;1901-245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染色体配对正常,单价体出现频率较低,且3V染色体未出现单价体.田间条锈病抗性鉴定结果显示,1901-245及其亲本CD-3均表现为高抗小麦条锈病,而亲本川麦60则表现为高感小麦条锈病.以上结果表明,簇毛麦3V染色体上的条锈病抗性基因在1901-245的遗传背景下能正常表达;1901-245为普通小麦-簇毛麦3V(3D)代换系材料,高抗小麦条锈病且遗传稳定,可进一步在小麦遗传改良中加以应用.另外,FISH鉴定及植株形态观察结果显示,1901-245仍含有较多亲本CD-3(CS背景)的遗传背景,因此后期可继续将1901-245与川麦60进行回交,并在后代中加大簇毛麦3V染色体的追踪力度.
分类号: S512.1%S330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森林转化为茶园及其管理对土壤碳、氮库的影响和调控机制初探
作者:黄福印;张少博;胡强;罗莹;董雅洁;张洁;李鑫;付建玉;王华森;颜鹏
关键词:土地利用;碳库;氮库;茶园;肥料管理;真菌微生物群落
-
加工兼鲜食型优质甘薯品种"徐紫3号"山地栽培密度试验
作者:谢家华;康桂辉;周进华;徐宁生;张磊;王颖;杨万林
关键词:甘薯;种植密度;形态特征;生育时期;栽培密度试验
-
茶叶碳足迹核算方法研究进展
作者:颜鹏;胡强;冷杨;董雅洁;黄福印;罗莹;张洁;李征珍;张少博;付建玉;李鑫
关键词:“双碳”战略;茶叶;碳足迹;碳排放;碳清除
-
粉红螺旋聚孢霉微胶囊的制备及其对南方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
作者:张洁;宋雅静;夏明聪;耿书宝;孙润红;徐文;张婧桦;武超;杨丽荣
关键词:粉红螺旋聚孢霉;微胶囊;南方根结线虫;货架期;抗逆性
-
藜麦主要农艺性状对单株产量的影响分析
作者:赖运平;王智强;刘思怡;蒋云;韦献雅;向达兵;曾子入;蒋文静;邹亮
关键词:藜麦;单株产量;相关分析;回归分析;通径分析
-
贵州省夏秋甘蓝栽培技术及品种市场需求分析
作者:张洁;张德军;蔡霞;孟平红;郭惊涛
关键词:夏秋甘蓝;栽培技术;品种
-
健康与上草黄鳝菌群组成差异分析
作者:王颖;黄广华;周秋白;张锦华;周磊涛;包屹红;周文宗
关键词:黄鳝;养殖水体;体表粘液;肠道粘膜;菌群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