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氏气单胞菌重要致病因子基因对环境条件的响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茜

作者: 王茜;邓益琴;孙承文;林梓阳;苏雯晓;刘梦瑶;程长洪;郭志勋;冯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维氏气单胞菌;致病因子;实时荧光定量PCR;温度;pH;转速

期刊名称: 南方水产科学

ISSN: 2095-0780

年卷期: 2022 年 18 卷 005 期

页码: 74-8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鞭毛蛋白(Flagellin)、密度感应系统(Quorum sensing,QS)和Ⅲ型分泌系统(Type Ⅲ secretion system,T3SS)是与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致病性相关的重要因子,且受多种环境条件的共同调控.为研究外界环境因子变化对维氏气单胞菌致病因子的影响,以2株维氏气单胞菌的ascF、fliE和luxR致病因子为研究对象,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从转录水平上探究了ascF、fliE和luxR基因对温度、pH、无机盐离子和培养转速等环境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维氏气单胞菌的3个基因对偏酸性环境(pH 6.5~7.0)、中低培养转速(150~210 r·min-1)和锌离子(Zn2+)、镁离子(Mg2+)为正响应;2株不同分子分型的维氏气单胞菌的3个基因的响应模式各有不同,说明了2株不同分子分型的维氏气单胞菌的致病机制可能有所差异;另外,维氏气单胞菌的重要致病因子受环境条件的调控,而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为进一步分析维氏气单胞菌的发病机制提供参考.

分类号: S941

  • 相关文献

[1]维氏气单胞菌灭活疫苗对草鱼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保护效果. 任燕,时云朵,曾伟伟,王英英,李莹莹,常藕琴,尹纪元,石存斌. 2019

[2]环境因子对圆斑星鲽精子活力的影响. 徐永江,王妍妍,陈学周,柳学周. 2013

[3]紫红叶油菜叶片花青素的含量变化及其稳定性. 唐容,黄泽素,代文东,李德珍,王少铭. 2017

[4]环境因素对华南地区土壤中莠去津降解的影响. 苗辉,冯莉,姚强,黄继光,周利娟. 2016

[5]球孢白僵菌孢子的耐逆性研究. 张航,崔阳,董晓宇,冯树丹,徐文静. 2014

[6]环境因素对藻类生长竞争的影响. 王菁,陈家长,孟顺龙. 2013

[7]培养温度和土壤类型对土壤硝化特性的影响. 王帘里,孙波. 2011

[8]野生和养殖鲻消化酶活性的比较研究. 于娜,李加儿,区又君,范春燕. 2011

[9]马铃薯酯酰基水解酶的特性研究. 吴乔羽,徐姗楠,翁晴,杨丹璐,龚盛祥,张维,吴金鸿,王正武. 2019

[10]鸡源和猪源乳杆菌胆盐水解酶的表达及酶学性质比较. 郭芳芳,王雅蕾,李忍,吴晓敏,黄建国,杨兵,徐福洲. 2017

[11]5株梯棱羊肚菌菌丝生长特性研究. 刘娜,宋莹,吕立涛,张敏. 2019

[12]一株拟青霉属黑木耳病原真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钟丽娟,池景良,陈飞,赵新海,张庆华,韩冰,关艳丽. 2021

[13]温度、盐度和pH对多纹钱蝶鱼胚胎发育的影响. 孙艳秋,刘鉴毅,庄平,李琪,邹雄,冯广朋,赵峰,余焱方,孙雪娜,杨俊,王妤,黄晓荣. 2021

[14]野生珍稀食用菌花脸香蘑菌丝体培养研究. 王勇,甘炳成,郭勇,王钰. 2004

[15]温度和pH对条石鲷幼鱼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罗奇,区又君,艾丽,李加儿. 2010

[16]不同pH和温度条件下杂交鲟胃中消化酶活性的变化. 叶继丹,卢彤岩,田雷,孙大江. 2003

[17]铜绿微囊藻和小球藻对水环境pH的影响. 苏发文,高鹏程,来琦芳,么宗利,陆建学,周凯,仲启铖,郑亮,王慧. 2016

[18]基于VBNC状态复苏的荧光假单胞杆菌CHZYR63对毒死蜱的酶降解效果. 丁林贤,吴咚咚,付惠玲,王强,蔡慧慧,施洁莹,王新全,周育. 2015

[19]野生灵芝JXLZ-3菌株生物学特性研究. 黄保成,胡秀月,韦娇君,王灿琴,韦仕岩,王晓国. 2023

[20]冷却排酸期间牛胴体温度与pH的变化及其对牛肉汁液渗出性的影响. 赵会平,孙志昶,李永鹏,张松山,郑世学,孙宝忠.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