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早熟杏新品系Z08-7-34的选育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赵习平
作者: 赵习平;武晓红;张宪成;袁立勇;张红霞;崔启志;李立颖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杏;极早熟;新品系;品种选育
期刊名称: 河北农业科学
ISSN: 1008-1631
年卷期: 2016 年 20 卷 02 期
页码: 77-78+104
摘要: Z08-7-34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石家庄果树研究所采用有性杂交选育的极早熟杏新品系,果实发育期55 d,5月下旬成熟;果实圆形,平均单果重58.5 g,果皮底色黄色,阳面稍有红晕,果面洁净;果肉黄色,软溶质,汁液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4%;离核;可食率97.12%;芽接高接树第4年平均产鲜杏14.2 kg/株,树干截面积结果量为0.12~0.25 kg/cm~2;枝干和果实均无明显病害。
分类号: S662.2
- 相关文献
[1]极早熟谷子新品系8911-6H-5选育报告. 吴国忠,黄毓伟,杨天育. 2000
[2]花椰菜新品系春雪王大棚早熟丰产栽培技术. 李清明,胡立敏. 2002
[3]极早熟杏新品种‘金荷’. 赵习平,武晓红,张宪成,袁立勇,李立颖,唐焕英,崔启志. 2018
[4]杏李远缘杂交新品种'陇缘红'的选育. 赵秀梅,李红旭,王发林,牛茹萱,王晨冰,李宽莹. 2021
[5]晾种时间对极早熟杏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赵习平,刘铁铮. 2014
[6]杏极早熟新品种‘金水’的选育. 薛晓敏,张安宁,陈汝,聂佩显,韩雪平,王金政. 2017
[7]杏极早熟优质新品种——甘玉. 赵习平,柴菊华,杨莉,常振田,林裕益,杨云. 2003
[8]杏新品种'京骆红'. 杨丽,孙浩元,张俊环,姜凤超,张美玲,王玉柱. 2019
[9]杏极早熟新品种——早金艳的选育. 陈玉玲,冯义彬,陈昌文,乔书瑞. 2011
[10]我国极早熟杏育种研究进展. 柴菊华,赵习平. 2002
[11]极早熟杏种子适宜处理方法研究. 赵习平,刘铁铮,武晓红. 2013
[12]逆境下9个极早熟、早熟杏品种性状的调查与分析. 苑克俊,石一川,牛庆霖,秦志华. 2023
[13]早熟杏新品系鲁杏3号的选育. 王少敏,冉昆,王宏伟,魏树伟,张勇. 2016
[14]高产紧凑极早熟玉米杂交种强盛3号的选育. 王华,刘虹,武岩军,尚春树. 2012
[15]矮秆 极早熟谷子新品种衡谷12号的选育. 李明哲,郝洪波,刘贵波,谢楠,崔海英. 2015
[16]极早熟玉米杂交种忻早1号选育与应用. 钟改荣,侯有良,卢保红,陈喜明,赵壮芳,魏荣业,宋景楠. 2008
[17]早熟谷子新品系73-153-1-7-2选育报告. 吴国忠,陈学君,何继红. 2000
[18]优良草莓新品系458-2的选育. 杨莉,李莉,杨雷,杨秋叶,张金英,郝保春. 2010
[19]内蒙古2000-2009年来审(认)定极早熟大豆品种育种方法及其性状分析. 王永,苏二虎,李强. 2012
[20]花椰菜新品种夏雪40的选育. 孙德岭,李素文,张宝珍,方文慧,刘奎彬. 199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HPLC指纹图谱的高酚酸耐盐金银花品种筛选
作者:孟然;袁立勇;冯薇;高新然;李赵嘉;吴哲;李明雪;刘露;王秀萍;鲁雪林
关键词:金银花;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指纹图谱;酚酸物质
-
旱生植物水力结构特征研究进展
作者:潘颜霞;许浩;张亚峰;张红霞
关键词:水力性状;经济性状;模型模拟;评价体系
-
钾对杏叶片光合同化物与果实品质的影响
作者:王端;刘志琨;景晨娟;陈雪峰;李亚囡;武晓红
关键词:杏;叶片;钾;光合同化物;光合作用;果实
-
广西地区甘蔗粉垄与旋耕耕作方式下土壤孔隙特征变化
作者:张硕;王松;张钰;张红霞;韦本辉;黄金生;甘磊
关键词:孔隙结构;CT扫描;三维重构;粉垄耕作;甘蔗地
-
广西某露天矿区不同复垦模式下土壤的孔隙特征
作者:王松;张硕;张钰;张红霞;黄太庆;甘磊
关键词:复垦模式;孔隙特征;CT扫描;三维重构
-
北疆石河子垦区无膜植棉栽培技术
作者:李楠楠;李军宏;时晓娟;张红霞;梁琪;王军;郝先哲;罗宏海;杨国正
关键词:石河子垦区;无膜植棉;栽培技术;品种选择;适期早播;滴灌;化学封顶
-
不同粉垄深度对甘蔗地土壤孔隙结构的影响
作者:盛勇创;王释苇;张硕;王健豪;常成;张红霞;黄金生;甘磊
关键词:粉垄深度;孔隙结构;甘蔗;CT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