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叶中的氟近十年来的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马立锋

作者: 马立锋;阮建云;石元值;韩文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中国茶叶;氟来源;含量;浸出率;降氟措施

期刊名称: 生态环境

ISSN: 1008-181X

年卷期: 2003 年 12 卷 03 期

页码: 342-345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主要对茶叶中氟的来源,氟含量,氟浸出率以及茶叶降氟措施研究作了详细的综述。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土壤中的氟直接影响到茶叶中氟的含量,茶树吸收氟与土壤的pH值、有机质含量、粘粒含量、成土母质及土壤中的阳离子有关。大气污染影响茶叶氟含量主要是氟通过叶片气孔进入细胞,进而在茶树体内积累。水环境中氟的含量主要受土壤与大气环境的影响。茶叶中的氟含量随着叶片成熟度的增加而增加;茶叶等级越差,氟含量越高;原料粗老的茶类氟含量要比原料较嫩的茶类氟含量高;不同季节、茶树品种对氟吸收也存在差异性;茶树各部位氟累积强度依次为:叶>花蕾>籽>皮>细枝>骨干枝>细根>茎(主轴)>茎(主干)>主根>侧根;茶叶中氟浸出率与冲泡水温、冲泡时间、冲泡次数等有关。在茶叶加工过程中可以通过热水处理,添加化学试剂,改进生产工艺等措施来降低茶叶中的氟含量。此外,尚可以培育含氟量低的茶树品种。

分类号: X173

  • 相关文献

[1]我国茶业的持续发展与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思考. 姜含春,姜苏含,赵红鹰,桂燕玲. 2004

[2]鸦片战争前后中国茶叶对世界的贡献. 杨江帆,郑乃辉. 2003

[3]我国茶叶出口遭遇绿色壁垒的对策. 向香云,罗海辉. 2006

[4]建立中国茶叶拍卖市场浅议. 黄启为,黎星辉,谷记平. 2004

[5]中国茶叶生产的质量安全状况. 陈宗懋. 2008

[6]中国各茶类中主要芳香物质组成及其在加工过程中的变化. 赵和涛,汪春元. 1990

[7]中国茶叶加工及深加工现状. 江用文. 2008

[8]中国茶叶科研体系及其研究进展. 杨亚军. 2008

[9]坚持改革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中国茶叶》介绍. 梁国彪,姚笃恭,邱官浩. 1992

[10]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析茶叶生长加工冲泡过程中螺螨酯的残留迁移降解. 黎洪霞,钟青,罗逢健,王新茹,陈宗懋,张新忠. 2021

[11]紧压茶中铅的浸出规律研究. 陈利燕,刘新,刘汀. 2010

[12]同位素模拟-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在茶汤中的浸出率. 刘平香,陈红平,高贯威,张明露,王国庆,刘新. 2016

[13]茶叶中稀土氧化物总量现状及其溶出特性研究. 石元值,韩文炎,马立锋,方丽. 2011

[14]浸提条件对红茶色素(TR/TF)浸出率的影响及红茶汤浸提工艺优化研究. 李建芳,尹鹏,张江萍. 2012

[15]茶叶中稀土氧化物总量的现状及其溶出特性研究. 石元值,马立锋,韩文炎,阮建云,方丽. 2010

[16]夏秋绿茶锰含量及浸出率研究. 张亚莲,粟本文,傅海平,钟兴刚,郑红发. 2007

[17]同位素模拟-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在茶汤中的浸出率. 刘平香,陈红平,高贯威,张明露,王国庆,刘新. 2016

[18]板栗果实和花粉的氨基酸含量. 赵永孝. 2000

[19]12种野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的初步研究. 蔡顺香,颜明娟,陈震南. 2002

[20]蚯蚓纤溶酶部分质量标准的研究. 吴红艳,刘艳玲,李莉,贾惠娟,陈飞,桓明辉.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