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细胞质雄性不育向大白菜转育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菲

作者: 李菲;张淑江;章士蕃;孙日飞;钮心恪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白菜;甘蓝;细胞质雄性不育;种间杂交;回交后代

期刊名称: 中国园艺学会十字花科蔬菜分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新品种展示会论文集

ISSN:

年卷期: 2008 年

页码: 6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研究了大白菜与甘蓝种间杂交,转育甘蓝细胞质雄性不育源获得不同类型的大白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甘蓝与白菜种间杂交,受粉后通过子房培养与胚培养相结合,有效克服了种间杂交不亲和的障碍。观察比较了杂种植株与回交后代的植物学性状;获得的细胞质雄性不育转育材料,植株苗期不黄化,花期不育性稳定,不育度100%,蜜腺正常。通过流式细胞仪对甘蓝、白菜亲本以及杂种植株和回交一代、回交二代植株的DNA检测,试验初步判断获得的F_1杂种植株染色体组为ac和少量加倍的aacc,回交一代染色体组为aac,回交二代植株发生明显分化,DAN检测初步判断已存在与白菜染色体组aa基本一致单株,对其回交后代进行染色体观察n=10,染...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大白菜和黑芥种间杂种的获得及鉴定. 温贵聚,赵泓,郭仰东,刘凡. 2008

[2]大白菜雄性不育系MS200712的研究简报. 张德双,张凤兰,余阳俊,赵岫云,于拴仓,汪维红,苏同兵,卢桂香. 2014

[3]大白菜与紫甘蓝种间杂种的获得与鉴定. 乔海云,李菲,张淑江,章时蕃,张慧,孙日飞. 2012

[4]甘蓝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的分子鉴定. 陈烨丽,陈学好,陈锦秀,缪体云,薄天岳. 2009

[5]大白菜转育新型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研究. 张德双,徐家炳,曹鸣庆,张凤兰. 2002

[6]大白菜新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生理生化机制的研究. 张凤兰,冯忠梅,张德双,于贤昌. 2007

[7]一种优化的大白菜线粒体DNA提取方法. 李振兴,张德双,司龙亭,于拴,张凤兰,余阳俊,赵岫云,汪维红. 2011

[8]大白菜辐射诱变与远缘杂交的研究. 李光池,鹿英杰,刘吉业. 1992

[9]大白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分子鉴定及序列分析. 张德双,张凤兰,王永健,余阳俊,赵岫云,徐家炳,方智远. 2007

[10]大白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研究进展. 崔冰,石绍峻,李鑫,李洪雷,范海,王凤德,高建伟. 2018

[11]大白菜CMS雄性不育发生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许小勇,孙希禄,方智远,张鲁刚. 2014

[12]大白菜线粒体DNA提取及细胞质雄性不育系RAPD分析. 张德双,王国臣,张凤兰,王永健,方智远,余阳俊,赵岫云,徐家炳. 2007

[13]宁夏南部山区芹菜合理复种试验研究. 李冬,代国鹏,闫菊红,马成,王霞,马培娟. 2013

[14]甘蓝与大白菜一代杂种及双亲幼苗两种同工酶分析. 漆小泉,赵建春,沈镝. 1993

[15]大白菜与甘蓝寄生霜霉菌的致病性与rDNA-ITS序列分析. 张胜菊,于拴仓,张凤兰,余阳俊,赵岫云,张德双,汪维红. 2013

[16]大白菜和甘蓝热激转录因子基因家族鉴定及比较分析. 黄小云,陶鹏,王五宏,李必元,岳智臣,雷娟利,钟新民. 2014

[17]大白菜与甘蓝型油菜、甘蓝远缘杂交试验. 钟新民,吕建华. 1998

[18]白菜、甘蓝品种对芜菁花叶病毒的抗病性. 丁辛顺,D.G.A.Walkey,C.J.Bolland. 1987

[19]国内主要十字花科抗根肿病品种在湖北病区的表现. 甘彩霞,余阳俊,袁伟玲,崔磊,於校青,邓晓辉. 2016

[20]柔嫩艾美耳球虫与表型相关基因的研究. 董辉,赵其平,韩红玉,姜连连,郭涛,程军,李婷,孔春林,黄兵.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