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冬作马铃薯育种效率的探索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隋启君

作者: 隋启君;梁淑敏;白建明;姚春光;杨妍;康桂辉;谢家华;文建斌;洪健康;范汝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冬作育种;马铃薯;育种效率;夏冬作马铃薯育种体系

期刊名称: 中国马铃薯

ISSN:

年卷期: 2023 年 006 期

页码: 489-497

摘要: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马铃薯常规育种体系主要以夏作为主,冬作马铃薯育种在2003年前未见报道,也没有完善系统的冬马铃薯育种体系.因得天独厚的立体气候优势,云南省可以一年四季生产马铃薯.云南省冬马铃薯因错季上市,不仅满足国内鲜食市场反季需求,薯农的比较效益也高.但目前冬作生产上使用的品种为生育期长的'合作88'和'丽薯6号',冬作马铃薯专用品种缺乏,产生冬马铃薯市场品种单一,上市集中等问题,亟需系统完善的育种体系选育新品种,这些新品种不仅要具有高产、抗病的特点,而且在口感和风味上还要能迎合消费者的多样化喜好.新的高效冬作马铃薯育种方法,采用大春筛选出的68个优良品系,2016~2020年在云南省建水县连续开展4个冬季试验,实施过程中采取促进成熟期晚的品种(系)提早成熟的栽培技术.筛选出了5个适合冬作的品系,分别定名为'云薯114'(S13-592)、'云薯115'(S12-1528)、'云薯116'(S12-1496)、'云薯703'(S12-1998)和'云薯608'(S10-843),该5个品种4年平均产量均在45000 kg/hm2以上,与露地相比,经过促早熟栽培技术产量两年平均提高3145 kg/hm2.该研究探索夏冬作联合评价的育种模式,形成了冬作马铃薯育种体系.

分类号: S532

  • 相关文献

[1]甜樱桃新种质种内及与中国樱桃种间杂交效率分析. 吴延军,武凯翔,袁玥,董梦梦. 2019

[2]柑桔胚的人工培养. 王大元,张进仁. 1975

[3]寒地水稻花培育种选择效率分析. 孙岩松,张淑华,张云江. 1999

[4]我国新育成小麦主推品种组织培养再生能力评价. 张伟,赵佩,杜丽璞,王轲,叶兴国. 2013

[5]帕列托法则及其在玉米育种研究中的应用. 苏方宏,李和平. 2005

[6]超级稻的分子设计育种. 万建民. 2007

[7]谈茶树单株选种育种效率的提高. 王烨军,黄建琴,徐奕鼎. 2009

[8]利用重组近交系检测花生青枯病抗性SSR标记. 姜慧芳,廖伯寿,陈本银,任小平,雷永,傅廷栋,马朝芝,EMace,JHCrouch. 2006

[9]提高玉米育种效率的技术途径与策略. 李明顺,谢传晓,张世煌. 2007

[10]花生叶斑病抗性的AFLP分子标记. 夏友霖,雷永,李栋,王圣玉,姜慧芳,任小平,候慧敏,廖伯寿. 2006

[11]蔬菜育种的基因组学. 黄三文. 2012

[12]提高玉米育种效率的技术路径及对策探讨. 丁健,黄欣,武小平. 2016

[13]提高小麦加倍单倍体技术育种效率的探讨. 赵林姝,刘录祥,郭会君,赵世荣,郑企成. 2007

[14]利用隐性性状及其分子标记快速选择大白菜育种纯系. 张烨,贺立龙,魏清岗,王红霞,李景娟,王凤德,徐少君,荆世新,孙令强,李洪雷,邓永林,高建伟. 2019

[15]水稻稻曲病抗性育种研究进展. 黄桃翠,范玉刚,李贤勇. 2017

[16]种植密度及行距对马铃薯宣薯2号产量与效益的影响. 秦智慧,邓禄军,夏锦慧. 2012

[17]不同密度和施肥量对高海拔地区马铃薯会-2号产量的影响. 孙伟,李标,邓宽平,雷尊国. 2011

[18]黑龙江省主栽马铃薯品种对燕麦镰刀菌(F.avenaceum)和拟枝孢镰刀菌(F.sporotrichioides)的抗病性评价. 单玮玉,徐永清,孙美丽,柴莹,宿飞飞,孙旭红,李秀钰,李磊,李凤兰. 2017

[19]马铃薯.变个种法-采用早熟品种,一年种植两作连续几年示范,山西南北皆可. 裴荣信. 1999

[20]拌种对中早熟马铃薯LK99光合参数、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罗爱花,陆立银,王一航.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