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酚类物质差异性判别普洱生茶的贮藏年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林昕

作者: 林昕;王丽;陈兴莲;邵金良;兰珊珊;魏茂琼;沙林杰;刘宏程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普洱生茶;多酚;贮藏年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期刊名称: 中国食品学报

ISSN: 1009-7848

年卷期: 2021 年 010 期

页码: 240-24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茶叶中多酚类物质作为判别普洱茶贮藏年限的指标,开展贮藏年限研究。以18种代表性多酚类成分作为特征物质,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结合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判别法研究不同贮藏年限普洱生茶中多酚类物质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普洱生茶中儿茶素类组分含量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茶黄素类组分含量呈逐渐上升的趋势,黄酮及黄酮苷类成分中部分组分呈下降趋势,而部分组分呈上升趋势。化学计量学分析表明:相同贮藏年限的普洱生茶样品可聚集在一起,而不同贮藏年限样品之间呈现分离结果。经偏最小二乘判别法分析,不同贮藏年限普洱生茶样品呈现明显的分离趋势。依据偏最小二乘法分析中变量(变量值>1)重要性分析结果,结合含量差异性分析结果,没食子酸、山奈酚、茶黄素-3-没食子酸酯、表没食子儿茶素、表儿茶素、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7种多酚成分被视为特征性标志成分,可用于鉴别普洱生茶贮藏时间。

分类号: TS272.7

  • 相关文献

[1]基于主成分与聚类分析的35个苹果品种多酚综合评价. 冉军舰,孙华迪,陈晓静,梁新红,焦中高,赵瑞香. 2016

[2]14种海棠果实多酚种类及体外抗氧化活性分析. 李楠,师俊玲,王昆. 2014

[3]基于主成分与聚类分析的35个苹果品种多酚综合评价. 冉军舰,孙华迪,陈晓静,梁新红,焦中高,赵瑞香. 2017

[4]临沧市普洱生茶滋味品质分析. 马林龙,罗正飞,曹丹,刘艳丽,金孝芳. 2021

[5]GC-IMS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8个产区香椿挥发性成分差异. 张乐,张雅,史冠莹,赵丽丽,蒋鹏飞,王旭增,王赵改. 2022

[6]不同采收期滇龙胆的红外光谱鉴别研究. 申云霞,赵艳丽,张霁,金航,王元忠. 2016

[7]紫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区分不同产地川东獐牙菜. 狄准,赵艳丽,张霁,王元忠,李鹂. 2016

[8]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快速鉴别石斛属植物. 丁长春,方向京,赵艳丽,李贵祥,李涛,王元忠,夏念和. 2014

[9]基于近红外超连续激光光谱的水稻种子活力无损分级检测研究. 金文玲,曹乃亮,朱明东,陈伟,张佩光,赵庆磊,梁静秋,余应弘,吕金光,阚瑞峰. 2020

[10]基于气相色谱-质谱技术与多元统计分析对不同栗香特征绿茶判别分析. 尹洪旭,杨艳芹,姚月凤,张铭铭,王家勤,江用文,袁海波. 2019

[11]不同品种红花HPLC指纹图谱及其化学成分差异性研究. 黄亚威,周慧娟,刘旭云,王沛琦,胡尊红,杨谨,胡学礼. 2023

[12]薯蓣属5种药食同源植物红外光谱鉴别研究. 齐路明,王元忠,张霁,金航. 2016

[13]寒地苹果地方品种果实多酚组分及其构成差异. 李伟群,赵继荣,王爽,于文全,李林,卜海东,王昆,刘畅. 2021

[14]不同产地花椒中多酚类物质的鉴定与差异性分析. 刘洋洋,袁源,陈龙,李如一,奎杰,李积华,廖良坤. 2024

[15]不同品种猕猴桃多酚和类胡萝卜素组成的主成分分析. 常虹,张翼钊,钱建平,李文生,王云香,周家华,王宝刚. 2024

[16]35个荔枝品种抗氧化活性评价. 蒋侬辉,刘伟,金峰,凡超,黄泽鹏,向旭. 2020

[17]不同产地野生黑果枸杞资源果实多酚组成分析. 闫亚美,戴国礼,冉林武,罗青,李晓莺,秦垦,巫鹏举,曾晓雄,曹有龙. 2014

[18]青海省3个区域种植青稞的品质特性分析. 李君,党斌,张杰,迟明,杨希娟. 2022

[19]基于多元统计方法的临沧市普洱生茶香气成分分析. 马林龙,罗正飞,刘艳丽,曹丹,谢飞,金孝芳. 2023

[20]基于UHPLC-Q-TOF/MS的不同产地普洱生茶化学成分差异研究. 杨晨,戴伟东,吕美玲,李朋亮,刘栩,田军,万云龙,李继,林智.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