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改良材料对红壤酸度的改良作用及玉米生长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锐

作者: 刘锐;金玉霞;王好圆;杨昌富;余发美;文石林;徐明岗;蔡泽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酸度改良;红壤;pH;交换性酸;养分含量

期刊名称: 中国土壤与肥料

ISSN: 1673-6257

年卷期: 2023 年 001 期

页码: 199-20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通过盆栽试验分析了4种改良材料(生物炭、炭基肥、猪粪、石灰)及其用量对红壤pH、交换性酸、土壤养分以及玉米生长的影响。共设置10个处理:不添加改良材料的对照(CK),添加1%和3%生物炭(B1、B3),1%和3%炭基肥(BF1、BF3),猪粪替代化学氮肥20%和40%(M20、M40),0.02%和0.04%石灰(L0.02、L0.04),M20+L0.02(M20L0.02)。结果表明,与CK相比,BF3、生物炭、有机肥和石灰处理均能维持红壤pH,而BF1处理显著降低了土壤pH,降幅为0.19个单位;B3、BF1、M40和L0.04处理均显著降低了土壤交换性酸含量。BF1和BF3处理较CK土壤碱解氮含量分别增加了83和305 mg/kg;M40处理土壤有效磷含量显著增加4.1 mg/kg,而M20处理无显著差异;B1、B3和BF3处理较CK土壤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46、138和171mg/kg。与CK相比,BF3%处理地上部生物量显著降低37%;各改良措施间以B3处理最高,显著高于BF3、M20、L0.02、L0.04和M20L0.02处理。与CK相比,BF3处理显著增加玉米吸氮量,增幅为32%,而其它处理无显著变化。研究表明,4种改良材料均可以改善红壤酸度;综合作物生长和养分平衡,以生物炭作为红壤酸度改良材料,可适当减少钾肥投入,炭基肥则可减少化学氮、钾肥投入,以猪粪为材料则可减少化学磷肥投入。

分类号: S156.6%S513

  • 相关文献

[1]长期施用猪粪对红壤酸度的改良效应. 龙光强,蒋瑀霁,孙波. 2012

[2]不同母质和植被类型下红壤pH和交换性酸的剖面特征. 赵凯丽,蔡泽江,王伯仁,石林,周晓阳,孙楠. 2015

[3]不同植被类型下红壤pH和交换性酸的剖面特征. 姬钢,徐明岗,文石林,王伯仁,张璐,刘立生. 2015

[4]不同改良措施对第四纪红壤酶活性的影响. 赵婧,王亚男,曾希柏,文炯,温云杰,吴翠霞,郑重. 2022

[5]红壤幼龄桔园套种豆科牧草后土壤酸度变化特征. 蔡泽江,徐明岗,张璐,王伯仁,文石林,申华平. 2017

[6]广东省增城区不同耕地利用类型下赤红壤酸度变化. 蔡泽江,余强毅,吴文斌,文石林. 2021

[7]我国滨海酸性硫酸盐土壤中几种不同形态的酸. 刘兆辉,王遵亲. 1992

[8]不同植被对红壤养分含量及吸附-解吸性能的影响. 曾希柏,刘更另. 2002

[9]阳江农场胶园土壤pH值与养分含量相关性分析. 杨磊,林清火,华元刚,林钊沐,茶正早. 2013

[10]长期施肥对红壤pH,作物产量及氮,磷,钾养分吸收的影响. 蔡泽江,孙楠,王伯仁,徐明岗,黄晶,张会民. 2011

[11]长期施肥对红壤pH、作物产量及氮、磷、钾养分吸收的影响. 蔡泽江,孙楠,王伯仁,徐明岗,黄晶,张会民. 2011

[12]长期施肥下我国南方典型农田土壤的酸化特征. 周晓阳,徐明岗,周世伟,Colinet Gilles. 2015

[13]湘南第四纪红壤吸附SO_4~(2-)的机理研究. 陈铭,谭见安,孙富臣,刘更另. 1995

[14]几种施肥模式对红壤氮素形态转化和pH的影响. 蔡泽江,孙楠,王伯仁,徐明岗,张会民,张璐,李冬初,卢昌艾. 2012

[15]红壤丘岗地区不同种植模式下土壤肥力状况的研究. 杨甲华,张杨珠,高菊生,和利钊,雷盼,黄运湘,廖超林. 2012

[16]亚热带茶园土壤酸度特征研究——以福建省武夷山市为例. 吴志丹,江福英,尤志明,王峰,张文锦,翁伯琦. 2016

[17]缓释肥减量施用对覆膜栽培玉米生物性状、干物质积累与养分分配的影响. 赵欢,张萌,秦松,肖厚军,郑常祥,祝云芳. 2017

[18]氮素施用量对火龙果生长、产量及养分的影响. 唐恒朋,李莉婕,杨珊,李慧,岳延滨,黎瑞君,钱晓刚. 2017

[19]氮、钾肥后移施用对超高产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养分含量的影响. 严莲英,秦松,杨桂兰,范成五. 2016

[20]水氮限量供给下高产小麦品种籽粒灌浆特性及氮磷钾积累动态. 臧贺藏,张英华,张兴娟,曹莲,王志敏.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