滞育昆虫小分子含量变化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丁惠梅

作者: 马罡;武三安;赵飞;马春森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糖类;醇类;脂肪;蛋白;温度;滞育深度

期刊名称: 应用昆虫学报

ISSN: 2095-1353

年卷期: 2011 年 48 卷 04 期

页码: 1060-1070

收录情况: CSTPCD

摘要: 越冬期间昆虫的滞育深度和虫体健康状态从表面难以判断,但通过虫体生化物质的测定,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难题,为预测预报提供可靠信息。本文从越冬期生化物质的变化规律和主要影响影子两部分综述了国内外越冬期滞育昆虫的生化研究进展。国内外研究表明,糖原是主要的能量物质,可以转化为海藻糖、葡萄糖/果糖、甘油、山梨醇/甘露醇、肌醇、脂肪酸、氨基酸等小分子防冻剂,这些物质有稳定细胞膜结构和保护蛋白功能的作用。其变化表现出先减少后增加、先增加后减少、持续减少和持续增加4种类型。脂肪的作用与糖原类似。温度和滞育深度是影响生化物质合成、转化的主要因子,滞育深度是昆虫感知温度的先决条件,温度是物质合成的必须条件。这些研究可为翌年昆虫发生的预测预报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分类号: Q966

  • 相关文献

[1]中红侧沟茧蜂寄生对寄主粘虫血淋巴糖类、脂类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李文香,王士军,路子云,郭会婧,李建成,刘小侠,张青文. 2011

[2]越冬期不同阶段二点委夜蛾越冬幼虫耐寒性变化. 张天涛,白树雄,何康来,王振营. 2014

[3]饲料中主要能量物质对大菱鲆幼鱼生长的影响. 马爱军,陈四清,雷霁霖,陈大刚,于东祥,王立超,张少华. 2001

[4]克氏原螯虾的脂肪需求量及饲料中脂肪与糖类适宜比例的研究. 何亚丁,华雪铭,赵朝阳,冯文和,税春,张厚群,邢思华,朱站英,焦建刚. 2013

[5]饲料中主要能量物质对大菱Ping幼鱼生长的影响. 马爱军,陈四清. 2001

[6]大豆种子蛋白和脂肪组分及其相关代谢途径研究进展. 高倩,李海山,吕军海,王新栋,许皓月,蔡海燕,田建华. 2012

[7]糯玉米粉、淀粉和脱脂淀粉的理化特性研究. 陆大雷,王德成,赵久然,王风格,陆卫平. 2009

[8]生物型植物生长促进剂生多素(Cytozyme,细胞酶素)在大豆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董德建,李铭丰,林蔚刚,郭育红. 2006

[9]中国大豆(Glycine max)品种及种质资源主要品质状况分析. 李为喜,朱志华,刘三才,刘方,张晓芳,李燕,王述民. 2004

[10]不同阶段肉仔鸡能量需要模型的建立. 杨志刚,蔡辉益,刘国华,李勇,常文环,张姝. 2010

[11]4种饲料投喂对鲻(Mugil cephalus)生长及鱼体组成的影响. 郭永坚,罗昭林,阴晓丽,李俊伟,朱长波,颉晓勇. 2015

[12]饲料不同蛋白质、脂肪水平对乌苏里拟鲿生长、饲料利用及体成分的影响. 王裕玉,杨雨虹,马国军,陈松波,石野,刘大森,郭家翔. 2015

[13]不同温度下不同蛋白水平对镜鲤(Cyprinus carpio L.)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张桐,徐奇友,许红,王常安,尹家胜. 2010

[14]海拔、纬度、温度对向日葵脂肪及脂肪酸、蛋白质及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张运达,王凤琴,姚一萍. 1993

[15]温度和饲料脂肪水平对松浦镜鲤免疫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许治冲,刘晖,徐奇友,王常安,许红. 2012

[16]不同温度下饲料脂肪水平对松浦镜鲤幼鱼肝脏游离脂肪酸、血清生化及肝脏组织结构的影响. 徐奇友,许治冲,王常安,赵志刚,罗亮. 2012

[17]茶尺蠖绒茧蜂对茶梢挥发物的触角电生理反应. 黄毅,韩宝瑜,唐茜,徐欢. 2009

[18]有机酸和醇对以浸米水为原料发酵细菌纤维素的影响. 曹艳,夏其乐,陈剑兵,单之初,陆胜民. 2019

[19]不同种类糖对冷冻黄桃丁冻结曲线和热特性的影响. 刘春菊,王海鸥,牛丽影,张钟元,江宁,李大婧,崔莉,刘春泉. 2017

[20]饲料中非蛋白能量物质对鱼类的影响. 付正祎,顾志峰,马振华,陈旭.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