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不同种类赤眼蜂对亚洲玉米螟的防治效果比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连霞

作者: 李敦松;罗宝君;赵秀梅;郑旭;袁明;姜晓军;何康来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赤眼蜂;亚洲玉米螟;适期释放;防治效果

期刊名称: 应用昆虫学报

ISSN: 2095-1353

年卷期: 2019 年 02 期

页码: 214-21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目的】研究适宜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应用赤眼蜂Trichogramma sp.防治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 (Guenée)的的蜂种及合理的放蜂时期。【方法】2016-2017年,在齐齐哈尔市玉米田人工释放玉米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ostriniae、松毛虫赤眼蜂T.dendrolimi和螟黄赤眼蜂T.chilonis防治亚洲玉米螟。于6月30日第1次释放蜂15 000头/hm~2,8月5日第2次释放蜂30 000头/hm~2。【结果】释放不同蜂种田的亚洲玉米螟卵块被寄生率间差异显著,以释放玉米螟赤眼蜂田的寄生率最高,平均为95.7%,比未放蜂对照田的自然寄生率提高了49.0%。其次为松毛虫赤眼蜂和螟黄赤眼蜂,平均寄生率分别为75.0%和71.0%。两年试验结果表明释放3种不同赤眼蜂的玉米田平均被害株率、百株残存虫量和蛀孔数差异显著,综合防治效果以释放玉米螟赤眼蜂最高,为78.1%,其次是松毛虫赤眼蜂和螟黄赤眼蜂,分别为66.2%和60.2%。【结论】玉米螟赤眼蜂是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防治玉米螟的适宜释放蜂种,第1次放蜂时间提早到6月30日左右。

分类号: S476.3

  • 相关文献

[1]一代区亚洲玉米螟全程绿色防控技术的防治效果研究. 罗宝君,赵秀梅,王连霞,曹丽萍. 2016

[2]吉林省二代区玉米螟落卵与赤眼蜂寄生动态关系研究. 周淑香,鲁新,李丽娟,张国红,丁岩,常雪. 2020

[3]4株虫生真菌对亚洲玉米螟致病力评价及其与松毛虫赤眼蜂的相容性. 赵宇,姜媛媛,田艺帆,王佳江,隋丽,张云月,李启云,路杨,张正坤. 2023

[4]新疆亚洲玉米螟无害化防治技术研究. 郭文超,何江,许建军,吐尔逊,谭勇峰,毛刚,田志来. 2005

[5]高效寄生亚洲玉米螟赤眼蜂种及品系田间防治效果. 张帆,孙光芝,李赤,孟昭君,李忠友. 2004

[6]亚洲玉米螟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曹丽萍. 2021

[7]防治大豆食心虫的优势赤眼蜂种类筛选及田间防效测评. 李青超,苗亿,韩业辉,刘洋,兰红宇,王立达,武林琳. 2018

[8]优势赤眼蜂种类筛选及田间防效测评. 李青超,王立达,武琳琳,刘洋,韩业辉,杨莹,高崇. 2019

[9]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赤眼蜂防治水稻二化螟效果初探. 谢原利,谢龙,成学敏,韩杳,张舒. 2019

[10]高效寄生水稻二化螟卵的赤眼蜂品系筛选. 李丽娟,周淑香,常雪,毛刚,丁岩,张国红,刘剑,孙康娜,李光雪,鲁新. 2019

[11]不同种类赤眼蜂对田间玉米螟的防治效果比较. 王连霞,何康来,罗宝君,赵秀梅,姜晓军,郑旭,袁明. 2015

[12]不同赤眼蜂蜂种对大豆食心虫的防治效果. 罗宝君. 2017

[13]3种生物防治技术对夏玉米害虫的防治效果. 贾彦华,陈秀双,路子云,刘文旭,屈振刚. 2010

[14]螟黄赤眼蜂对向日葵螟的防治效果研究. 罗宝君. 2015

[15]4种赤眼蜂对大豆食心虫的防治效果. 兰英,王泽胤,赵秀梅,刘悦,李青超,王立达,马晨,刘洋,刘颖. 2023

[16]不同种类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效果比较. 王连霞. 2013

[17]应用赤眼蜂防治大豆食心虫的研究. 王克勤. 1996

[18]不同赤眼蜂蜂种防治向日葵螟的应用效果. 罗宝君. 2015

[19]苹果蠹蛾消长动态及果园中赤眼蜂释放技术的研究. 王兰,冯宏祖,郭文超,张辉,杨力,许建军. 2011

[20]黑龙江省应用赤眼蜂防治农业害虫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罗宝君.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