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米淀粉黏滞性(RVA谱)特征值的遗传及QTL定位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巧凤

作者: 张巧凤;张亚东;朱镇;赵凌;赵庆勇;许凌;王才林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淀粉黏滞性谱;重组自交系群体;遗传;数量性状座位;稻米;淀粉

期刊名称: 中国水稻科学

ISSN: 1001-7216

年卷期: 2007 年 21 卷 06 期

页码: 591-59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武育粳3号/Aichi106构建的F2群体,研究了精米粉RVA谱8个特征值:最高黏度(peak viscosity,PKV)、热浆黏度(hot paste viscosity,HPV)、冷胶黏度(cool paste viscosity,CPV)、崩解值(breakdown viscosity,BDV)、消减值(setback viscosity,SBV)和回复值(consistence viscosity,CSV)、峰值时间(peak ti me,PeT)、糊化温度(pasting tempera-ture,PaT)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PKV为由微效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HPV、CPV、SBV、BDV、CSV可能是由一对主基因和微效多基因共同控制的数量性状;PeT可能由两对主基因控制,并且还受微效多基因的影响。用热研2号/密阳23构建重组自交系群体,于2005-2006年对稻米淀粉RVA谱8个特征值进行了数量性状基因座QTL定位和分析,两年试验共检测到34个QTL,分布在第1、2、3、4、6、7、8共7条染色体上;两年同时检测到的QTL共8个,其中qHPV6、qCPV6、qCSV6、qSBV6、qBDV6位于第6染色体的Wx基因附近;qHPV2、qCSV2位于第2染色体RM341与RM475标记之间,qCPV2位于RM573与RM250标记之间。第2染色体上与支链淀粉合成有关的两个基因与RVA谱特征值有密切关系。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优质水稻品种越光(Koshihikari)中控制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的QTL分析. 张永生,江玲,刘喜,刘世家,陈亮明,翟虎渠,万建民. 2010

[2]利用重组自交系分析水稻稻曲病抗性位点及效应. 李余生,张亚东,朱镇,赵凌,王才林. 2008

[3]基于重组自交系的水稻抗纹枯病QTL定位. 杨娟,王莉娟,黄胜东,李余生. 2014

[4]基于重组自交系的水稻抗纹枯病QTL定位(英文). 杨娟,王莉娟,黄胜东,李余生. 2015

[5]稻米淀粉黏滞性和质构性研究. 谢新华,李晓方,肖昕,李元瑞. 2007

[6]不同直链淀粉含量的稻米淀粉黏滞特性研究. 谢新华,肖昕,李晓方,李元瑞. 2006

[7]水热处理等物理改性方法对稻米淀粉组成及血糖生成指数的影响. 杨旭健,孔雷蕾,梁嘉燕,胡晓丹,杨武,白嵩. 2024

[8]稻米淀粉影响食味品质机理的研究进展. 王晶,戴常军,王翠玲,张瑞英. 2023

[9]稻米品质遗传研究方法(综述). 李军. 2001

[10]不同环境下籼型杂交稻整精米率的配合力研究. 李耘,赵甘林,左永树,张长伟. 2003

[11]高粱淀粉遗传初探. 李爱军,史红梅,李作一. 2011

[12]食用稻米品质形成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黄发松,孙宗修,胡培松,唐绍清. 1998

[13]花后不同时段低温对籼粳杂交稻稻米品质性状的影响. 曾研华,张玉屏,潘晓华,朱德峰,向镜,陈惠哲,张义凯,曾勇军. 2017

[14]水稻黑条矮缩病抗性QTL分析. 潘存红,李爱宏,陈宗祥,吴林波,戴正元,张洪熙,黄年生,陈夕军,张亚芳,左示敏,潘学彪. 2009

[15]利用重组自交系群体对水稻产量相关性状的QTL分析. 马大鹏,罗利军,汪朝阳,何予卿. 2004

[16]胡麻RIL群体苗期抗旱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王斌,王利民,张建平,谢亚萍,牛早霞,赵利. 2018

[17]基于水稻RIL群体的稻瘟病抗性QTL分析. 张小花,田蕾,罗成科,马天利,李培富,孙建昌,张银霞. 2021

[18]利用回交重组自交群体检测水稻条纹叶枯病抗性位点. 丁秀兰,江玲,张迎信,孙黛珍,翟虎渠,万建民. 2005

[19]不同环境下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QTL分析. 钟娟,樊叶杨,黄得润,梅德勇,庄杰云. 2010

[20]利用重组自交系群体检测水稻条纹叶枯病抗性基因及QTL分析. 丁秀兰,江玲,刘世家,王春明,陈亮明,程兆榜,范永坚,周益军,万建民.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