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子叶植物下胚轴和顶端弯钩发育及其对出苗的调控机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花子晴

作者: 花子晴;周静远;董合忠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下胚轴;顶端弯钩;双子叶植物;调控机制;出苗

期刊名称: 生物技术通报

ISSN: 1002-5464

年卷期: 2024 年 004 期

页码: 23-3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出苗是植物生产的首要环节,影响甚至决定最终产量和品质。双子叶植物出苗受下胚轴生长与顶端弯钩发育的影响。下胚轴生长与顶端弯钩发育是一连续的动态过程,是种子出苗的重要保障。其中,下胚轴稳健生长是幼苗顶土出苗的动力来源,顶端弯钩则在幼苗顶土过程中保护幼嫩的子叶和顶端分生组织不受伤害。本文以下胚轴和顶端弯钩发育为重点,综述了双子叶植物通过细胞骨架的排列方式调控下胚轴伸长与增粗的分子机制,以及顶端弯钩形成、维持与展开阶段的细胞差异生长机制;阐述了光照、温度等主要环境因子和植物内源激素对下胚轴及顶端弯钩发育的协同调控效应与机理,以及播种方式和留苗数量等农艺措施通过优化环境因子调控下胚轴与顶端弯钩生长发育,提高出苗率和成苗率的效果。最后,提出了进一步研究揭示下胚轴与顶端弯钩发育的分子机制,以及弯钩和下胚轴发育对逆境的适应机制,实现在更高水平上对双子叶植物出苗成苗有效调控的意见。本文为深入认识双子叶植物出苗机制,创新植物播种保苗技术提供重要参考。

分类号: Q945

  • 相关文献

[1]八种植物线粒体基因组结构特征分析与比较. 李玉秋,赵洪锟,谭化,刘晓东,张春宝,董英山. 2011

[2]浅谈棉花播种技术. 薛祯祥. 1995

[3]北京地区几种常见杂草病原真菌资源初步研究. 邓晖,牛永春. 2009

[4]向日葵下胚轴体细胞胚发生的基因型效应. 黄先群,Genzbitelle L.,Alibert B.,Saraffi A.. 2006

[5]棉花遗传转化过程中外植体对卡那霉素敏感性的研究. 孙英坤,代其林,龚元亚,田霞,杨娟,谢琳,王劲. 2011

[6]棉花组织培养过程中外植体所需的激素浓度及配比的研究. 孙英坤,代其林,龚元亚,田霞,杨娟,谢琳,王劲. 2011

[7]油菜转化体系中抗生素浓度的优化试验. 高武军,段红英,卢龙斗,王景雪. 2002

[8]甘蓝型油菜下胚轴离体培养再生植株研究. 刘晓庆,沈源,蔡小宁,浦惠明,戴其根. 2008

[9]甘蓝型油菜下胚轴一步不定芽再生培养及遗传转化应用. 邬贤梦,孙娟,官春云. 2015

[10]吉林省主栽亚麻品种组织培养再生植株. 刘艳芝,樊丽华,韦正乙,王云鹏,王士发,刘淑莲,谭化,凤桐. 2011

[11]平邑甜茶MhSnRK1在番茄中超表达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王贵芳,于雯,罗静静,肖元松,赵永飞,陈晓璐,彭福田. 2018

[12]番茄下胚轴和子叶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的研究. 郏艳红,王姝,刘仲齐. 2012

[13]6-BA和AgNO_3对芥菜型油菜下胚轴芽再生的影响. 袁玉辉,杨柳,刘显军,陆赢,刘忠松. 2013

[14]农杆菌介导EuABP2基因遗传转化杜仲下胚轴研究. 周舒婷,董旋,赵懿琛,赵德刚. 2018

[15]茄子高效离体再生体系的优化建立. 姜悬云,鲍生有,刘军,杨艳,周晓慧,庄勇. 2018

[16]苎麻(BOEHMERIA NIVEA(L.)GAUD)下胚轴组织培养的器官形成. 黄记生,莫荣达. 1981

[17]高羊茅组培再生体系建立的研究. 李志亮,叶嘉,杨杰,吴忠义,王刚. 2006

[18]热胁迫对豌豆生理的影响. 田学军,罗谦,赵洪木,曾钦薇. 2008

[19]新疆海岛棉体细胞胚状体的发生和芽的分化. 李仁敬,孟庆玉,魏良民,孙严,危晓薇,党兆男,于喜凤. 1993

[20]甘蓝型油菜原生质体培养获得再生植株的研究. 周邗扬,佘建明,陆维忠,吴鹤鸣. 199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