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期对河北省超采水区白菜型冬油菜越冬率及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和平

作者: 李和平;李积铭;李爱国;武军艳;宋聪敏;申彦平;杨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冬油菜;超采水区;播期;越冬率;产量

期刊名称: 生物技术通报

ISSN: 1002-5464

年卷期: 2021 年 004 期

页码: 35-4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研究白菜型冬油菜在河北省的适应性,为冬油菜在当地的合理种植提供理论参考依据。引种12个抗寒性不同的白菜型冬油菜品种,设置不同的播种时间(9月5日、9月11日、9月17日、9月23日、9月29日和10月5日),研究其对不同冬油菜的越冬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引种的12份材料均匍匐生长,生长点凹陷。9月29日前播种,各品种均能生长至10叶期,越冬率>97%,产量较高;9月29日后播种,各试验品种未能生长至10叶期,幼苗较小,越冬率较低,其中,10月5日播种产量均显著降低。相关性分析表明,产量与越冬率、根颈直径呈极显著正相关性,与播期呈极显著负相关性。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可将12个品种分为2大类:Ⅰ类包括天油178、天油142、衡油6号和陇油9号,4个品种产量均较高,适应河北省衡水市的气候条件,适合当地种植;Ⅱ类包括天油4号、15QX60、陇油12号、16RTS309、衡油8号、16QD367和陇油8号,其中天油4号、15QX60、陇油12号、16RTS309、衡油8号和16QD367为1个亚类,产量稍低于Ⅰ类品种,可作为当地参考种植品种;陇油8号单独1类,产量最低,根据其生长习性推断其适宜衡水市以北地区种植。天油178、天油142、衡油6号、陇油9号可直接作为栽培品种在当地推广应用。天油4号、15QX60、陇油12号、16RTS309、16QD367、陇油8号等品种可以考虑向衡水以北地区引种试验。

分类号: S565.4

  • 相关文献

[1]高旱寒地区冬油菜越冬研究初报. 胡学林,李愚超,李强,陈跃华,朱江,夏兴发. 2011

[2]不同播期对冬油菜越冬率、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张彦红,魏彦宏,李强,吕华,热孜万古丽·阿吾提,蒋应辉. 2013

[3]肥料配施对白菜型冬油菜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赵中梁,罗照霞,俄胜哲,杨志奇. 2018

[4]内蒙古寒旱区冬油菜品种引进种植研究. 邵志壮,任建军,王晓辉,党秀敏,周飞星. 2014

[5]不同冬季灌溉条件下冬油菜产量、经济性状及经济效益的分析研究. 李强,林萍,顾元国,张玉华,贾东海,陈跃华. 2010

[6]拜城县冬油菜适宜群体密度研究. 魏彦宏,张彦红,吐尔洪·玉山,米日古丽·吐米尔. 2014

[7]播期对冬油菜鲜、干重净增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李强,陈跃华,林萍,顾元国,贾东海. 2010

[8]冬灌处理对河北冬油菜关键性状的影响. 李积铭,李和平,陶肖蕾,武军艳,孙万仓,李学才,翟兰菊,马骊,李爱国. 2023

[9]不同播期覆膜栽培对冬油菜的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张彦红,魏彦宏,刘国宏,齐莹莹,孟阿静. 2018

[10]北方寒旱区白菜型冬油菜安全越冬的临界指标分析. 孙万仓,刘海卿,刘自刚,武军艳,李学才,方彦,曾秀存,许耀照,张亚宏,董云. 2016

[11]新疆绿洲生态区冬油菜适应性分析. 侯献飞,李强,苏君红,顾元国,贾东海,林萍,陈跃华. 2017

[12]沙地生境不同播期对紫花苜蓿生产性能及其越冬率的影响. 田永雷,王显国,张玉霞,张尚雄,荆照,丛百明,慕宗杰,白春利. 2020

[13]黑龙港地区紫花苜蓿的适宜播种期研究. 刘贵波,乔仁甫,赵海明,谢楠. 2007

[14]播期对紫花苜蓿草产量、生长发育及越冬率的影响. 王英哲,徐博,徐安凯,孙启忠. 2015

[15]年刈割次数对科尔沁沙地不同秋眠级紫花苜蓿品种产量、品质和越冬率的影响. 杨秀芳,梁庆伟,娜日苏,张晴晴,潘翔磊,刘荣霞. 2019

[16]盐浓度和播种深度对亮苜二号紫花苜蓿植物学特征和生产性能的影响. 王倩,舒朝成,张静,张延林,李天银,庞晓攀,郭正刚. 2017

[17]夏播时间与当年刈割时间对紫花苜蓿生长、产量和越冬率的影响. 杨秀芳,梁庆伟,张晴晴,娜日苏,潘翔磊. 2020

[18]播期对冬油菜干物质积累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李强,陈跃华,林萍,贾东海,顾元国. 2010

[19]秋播和磷酸二铵施量对紫花苜蓿越冬及生产性能的影响. 王旗旗,解继红,孙震,王运涛,刘亚玲,于林清,苑峰,李杰,蔡婷,赵晶晶. 2023

[20]宁夏高寒易旱区不同播种深度对紫花苜蓿产量及越冬率的影响. 李军. 199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