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物质能温室气体减排潜力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霍丽丽

作者: 霍丽丽;赵立欣;姚宗路;罗娟;张沛祯;谢腾;贾吉秀;邓云;魏欣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生物质;温室气体;减排潜力;农业废弃物;秸秆;畜禽粪污

期刊名称: 农业工程学报

ISSN: 1002-6819

年卷期: 2021 年 022 期

页码: 179-187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中国拥有丰富的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污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农业生物质能技术是促进农业废弃物资源有效利用的重要途径,既能够解决农业废弃物的环境污染问题、减少因焚烧或无序堆放排放温室气体,又能够替代化石能源减排CO2、提升土壤固碳能力,未来在"双碳"背景下发展潜力很大。该研究基于LCA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研究8种不同生物质能技术的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核算农业生物质能转化与利用过程消耗能源的排放、抵扣化石能源减排、副产物土壤碳汇3个方面,并基于秸秆和畜禽粪污两大类农业废弃物资源禀赋及能源化利用潜力,预测3种不同情景下,农业生物质能替代化石能源的潜力,以及减排温室气体的贡献。结果表明,从减排因子看,热解炭气联产和规模化沼气/生物天然气技术的温室气体减排贡献最大。其次为成型燃料、捆烧供暖、生物质发电、炭化和燃料乙醇等技术,而户用沼气的减排贡献相对较小,8种不同生物质能技术的温室气体排放因子分别为-3.47、-3.20、-2.57、-2.63、-2.58、-2.48、-2.42 t/t(单位为标准CO2当量/标准煤当量);基于现有政策及规划情景、技术水平提升情景、能源需求结构变化情景等3种不同情景下,评价农业生物质能对温室气体减排贡献潜力。结果显示,2030年农业生物质能替代化石能源潜力为6 490×104~7 664×104 t,温室气体减排贡献为1.97×108~2.34×108 t;2060年替代化石能源潜力为9 073×104~10 763×104 t,温室气体减排贡献为2.79×108~3.36×108 t。该研究为实现农业农村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数据支撑。

分类号: S216

  • 相关文献

[1]麦-玉轮作系统施肥调查与配方施肥温室气体减排量估算——以山东省桓台县为例. 高春雨,邱建军,李虎,王亚静,王立刚. 2013

[2]我国粮食主产区农田温室气体排放差异与减排潜力及途径. 冯金飞,张卫建. 2013

[3]复合菌系XDC-2分解未经化学处理的水稻秸秆. 王慧,刘小平,郭鹏,高瑞芳,王小芬,崔宗均. 2011

[4]水热炭特性及强化厌氧发酵潜力研究进展. 耿涛,赵立欣,姚宗路,申瑞霞,于佳动,罗娟. 2023

[5]中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现状与发展战略. 孙永明,李国学,张夫道,施晨璐,孙振钧. 2005

[6]制备工艺对菌丝复合材料抗压性能的影响. 张皓越,黄橙紫,彭源德,周映君,龚文兵,谢纯良. 2025

[7]畜禽粪污好氧堆肥及其添加剂研究进展. 黄引超,张微,和立文. 2023

[8]秸秆生物质处理方法的理论与技术问题. 陈亮,胡秋龙,苏小军. 2015

[9]不同成熟期玉米秸秆特性分析及利用潜力评价. 傅国浩,霍丽丽,姚宗路,赵立欣,贾吉秀,谢腾. 2023

[10]生物质成型燃料加工技术分析研究. 肖宏儒,宋卫东,钟成义,秦广明. 2009

[11]我国农业废弃物资源的利用现状及开发前景. 李鹏,王文杰. 2009

[12]政府、企业和农户对农业废弃物处理的社会责任与建议——基于全国400农户及12家企业的调查. 吕超,贾凤伶,秦静,孙国兴. 2020

[13]秸秆和菌糠沼气化利用研究进展. 王星,张敏. 2015

[14]水热炭强化秸秆厌氧发酵产甲烷效能及作用机制. 耿涛,赵立欣,姚宗路,申瑞霞,于佳动,罗娟. 2024

[15]辽宁省主要农业废弃物年排放量估算及利用分析. 董雪,葛立群,崔莹. 2012

[16]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新方向—沼气干发酵技术. 李想,赵立欣,韩捷,向欣. 2006

[17]湖南农业废弃物资源量估算及其综合利用分析. 贺艺,成平,肖彦资,朱蓓,唐珊珊,李丹. 2018

[18]秸秆综合利用减排固碳贡献与潜力研究. 霍丽丽,姚宗路,赵立欣,罗娟,张沛祯. 2022

[19]添加秸秆碳源对沟渠水体中氮素去除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舒同,周贝贝,段婧婧,马如龙,薛利祥,何世颖,薛利红,杨林章. 2023

[20]耕作方式和稻草还田对双季稻田CH4和N2O排放的影响. 李玉娥,万运帆,廖育林,范美蓉,高清竹,刘硕,马欣.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