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栽培模式对青贮玉米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旭业

作者: 李旭业;董扬;尤海洋;李莉;郭文凯;杨淑萍;王佳;刘秀玲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不同栽培模式;青贮玉米;含糖量;百粒重;消化率

期刊名称: 现代畜牧科技

ISSN: 2095-9737

年卷期: 2022 年 011 期

页码: 56-59

摘要: 为探究不同栽培模式对青贮玉米(Silage corn)农艺性状及产量品质的影响,以阳光1号青贮玉米品种为材料,在亩株数固定的前提下,开展大垄双行、单穴双株、二比空种植、精确定位单株、常规垄作(65 cm+65 cm)5种栽培模式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模式下,定位精播的出苗时间最快,为播种后5 d;青贮收获期玉米茎秆含糖量较常规垄作都有所提高,其中二比空模式含糖量最高,达到6.9%;定位精播模式青物质产量最高,达到6 120 kg/667 m2。比较田间农艺性状表现和植株营养指标,建议常规垄作模式作为目前主推模式。

分类号: S513%S548

  • 相关文献

[1]南疆干旱灌溉区青贮玉米农艺性状和发酵品质动态分析及评价. 付东青,贾春英,张力,张凡凡,马春晖. 2022

[2]青饲油菜对母牛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李晓锋,韦唯,黄友,高思,王艳青,程妮. 2023

[3]不同栽培模式下水稻各生育期光合生理指标的比较研究. 王志军,叶春秀,李有忠,董永梅,陈林,孙国清,谢宗铭. 2017

[4]不同栽培模式对黍子产量的影响. 杨如达,李海,田宏先,张翔宇,梁海燕. 2015

[5]玉米杂交种间种增产效应的研究. 党久占,吕志敏,张玉金,米志恒,阎礼,孙相春,贺军. 2014

[6]九育27玉米及其种植要点. 张岩,赵华. 2007

[7]高油大豆辽豆21号. 王德生. 2008

[8]优良大豆品种反其高产栽培要点. . 2010

[9]吉林省湿润冷凉区风灾对玉米品种百粒重的影响. 吴彦波,方向前,付稀厚,孙国臣. 2015

[10]玉米新选自交系穗粒重和百粒重的遗传分析. 石明亮,洪德林,薛林,胡加如,黄小兰,江建华,郭媛. 2010

[11]大豆重组自交系群体NJRSXG百粒重超亲分离的遗传解析. 张英虎,孟珊,贺建波,王宇峰,邢光南,赵团结,盖钧镒. 2015

[12]蚕豆百粒重遗传变异及改良研究. 刘玉皎,李萍,张小田,郭兴莲. 2007

[13]不同收获时间对超甜玉米种子质量的影响. 贺囡囡,冯云敢,韦桂旺,蒙云飞,韦爱娟,卢生乔,黄爱花. 2018

[14]不同成熟度棉花种子营养成分与生理生化特征关系研究. 徐敏,朱鹤,李憬霖,金路路,单莹,王子胜. 2018

[15]作物种子的营养成分与其萌发特性关系的探讨. 朱鹤,李憬霖,徐敏,金路路,单莹,王子胜. 2019

[16]不同采收时间对玫瑰茄种子质量的影响. 侯文焕,赵艳红,廖小芳,唐兴富,李初英. 2019

[17]大豆落荚瘪荚和粒重降低的原因与对策. 董全中. 2009

[18]不同化控剂处理对杂交大豆制种催熟效果的影响. 王鹏年,刘大壮,闫昊,张井勇,赵丽梅,张伟,郑宇宏,王亮. 2024

[19]授粉方式与蜂群群势对杂交大豆授粉效果的影响. 武文卿,申晋山,马卫华,宋怀磊,宋卓琴,张旭凤,邵有全. 2016

[20]Opaque2基因对糯玉米子粒品质的影响分析. 周昱婕,韩洁楠,王美娟,刘晓丽,李明顺.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