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抗黑穗病甘蔗新品种'中糖2号'的选育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甘仪梅

作者: 甘仪梅;武媛丽;杨本鹏;蔡文伟;曾军;彭李顺;曹峥英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甘蔗;新品种;脱叶;抗黑穗病

期刊名称: 热带作物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03 期

页码: 816-82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文详细阐述了高抗黑穗病、高产高糖的‘中糖2号’甘蔗新品种的选育过程,并就其蔗茎产量、抗黑穗病鉴定、特征特性等进行综合分析。‘中糖2号’(ZT2)是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从‘热引1号’ב新台糖22号’(ROC22)杂交组合后代中选育出的甘蔗优良新品种,2019年获得农业农村部认定的非主要农作物新品种登记[编号:GPD甘蔗(2018)460029]。该品种表现为出芽整齐均匀、直立、易脱叶、抗倒伏、适宜机械化,高抗黑穗病。在海南临高的试验结果表明,‘中糖2号’1 a新植2 a宿根连续种植3 a平均蔗茎产量(117 080 kg/hm2)比对照‘新台糖22号’(96 330 kg/hm2)增产21.54%,其中宿根1 a和宿根2 a宿根甘蔗的蔗茎产量分别是112 875 kg/hm2和110625kg/hm2,分别比对照‘新台糖22号’增产27.82%和34.73%。‘中糖2号’1 a新植2 a宿根连续种植3 a单位面积平均含糖量(14 756 kg/hm2)比对照‘新台糖22号’增18.61%,其中宿根1 a和宿根2 a的宿根甘蔗的含糖量分别为14 516 kg/hm2和13 874 kg/hm2,分别比对照‘新台糖22号’增25.29%和29.17%。多年的黑穗病自然发病调查结果显示,‘中糖2号’对黑穗病表现为高抗,人工接种结果也表明其为高抗。‘中糖2号’为高抗黑穗病的高产高糖新品种,既为甘蔗育种提供抗病的亲本材料,也为甘蔗生产提供抗病的生产用种。

分类号: S435.661

  • 相关文献

[1]斐济甘蔗品种桂斐1号在广西的试验表现. 张荣华,周会,杨柳,区惠平,李冬梅,李廷化. 2016

[2]甘蔗品种桂糖44号在广西河池市蔗区的表现. 邓宇驰,韦素,刘振华,韦宏锤,王宇萍,黄赞斌,王伦旺. 2021

[3]中国黍稷种质资源抗黑穗病鉴定评价. 王纶,王星玉,温琪汾,赵卫红,刘金玉. 2008

[4]黔引07-01不同用种量对其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易代勇,周正邦,朱文华,谢惠珏,詹正兴. 2009

[5]2008~2009年广西甘蔗新品种在柳州蔗区的种植表现. 李涛. 2010

[6]甘蔗新品种引种比较试验. 何红,朱秋珍,王维赞,梁阗,谢金兰,刘晓燕. 2010

[7]高产高糖甘蔗新品种桂南亚08336的选育研究. 马文清,郭强,闭德金,唐利球,秦昌鲜,彭崇,施泽升,何洪良. 2021

[8]利用DTOPSIS法评价甘蔗新品种. 闭德金,秦昌鲜,彭崇,郭强,唐利球,马文清,施泽升. 2020

[9]利用DTOPSIS法评价2015—2017年龙州点区试甘蔗新品种. . 2020

[10]强宿根性丰产高糖甘蔗新品种桂糖31号的选育. 谭裕模,谭芳,王伦旺,杨荣仲,刘晓静. 2011

[11]国家第四轮集成示范甘蔗新品种在广西金光农场的表现与种性分析. 雷崇华,王伦旺,李廷化,邓宇驰,李杨瑞. 2015

[12]丰产高糖甘蔗新品种闽糖96-1409的选育研究. 李瑞美,潘世明,杨琨正,林一心. 2007

[13]甘蔗引进新品种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刘晓燕,何红,朱秋珍,王维赞,罗亚伟,粱阗,谢金兰. 2011

[14]国家第五轮集成示范甘蔗新品种在百色蔗区新植表现. 贺贵柏,韦保特,吴兰芳,蒲美玲,黄文武. 2019

[15]甘蔗新品种及主栽品种对甘蔗梢腐病的自然抗性. 单红丽,王晓燕,杨昆,王长秘,仓晓燕,黄应昆. 2021

[16]甘蔗新品种柳糖2号的选育及评价. 周颀,韦开军,覃耀冠,阳康春. 2015

[17]甘蔗新品种桂糖55号的选育. 贤武,邓宇驰,经艳,谭芳,王伦旺. 2021

[18]高产高糖强宿根性甘蔗新品种桂热2号的选育. 吕平,周全光,王友富,庞新华,黄强,朱鹏锦,农泽梅,谭秦亮,欧克纬,卢业飞,程琴,宋奇琦,李佳慧. 2024

[19]2019—2021年广西甘蔗品种区试柳州点综合评价. 覃丽双,邓思,杨业彬,苏小茴,明樊强,韦慧明,何可,咸宇甜,韦开军. 2024

[20]新台糖16号在广东省区试结果初报. 龙永惠,陈大钊. 199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