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早熟、抗病油菜新品种川油11的选育与推广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行寿

作者: 王行寿;夏静;张启行;周贤琼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早熟品种;株型结构;单果粒重;综合抗性

期刊名称: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1001-8220

年卷期: 1993 年 03 期

页码: 239-243

摘要: 油菜新品种川油11,在多年多点试验和大面积推广中,表现出产量高、早熟、适应性强,因而得到大面积推广,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选育甘蓝型早熟品种,产量突破的技术关键,是调整株型和果粒结构中,即以增加主花序长和提高单果粒重为重点,以提高品种的综合抗性为基础.川油11就是根据这一技术路线育成的.

分类号: S503

  • 相关文献

[1]甘蓝型油菜‘秦优1618’的抗倒特性研究. 张忠鑫,王学芳,张耀文,关周博,董育红,郑磊,杨莉. 2024

[2]直播早熟优质甘蓝型油菜品种花油8号稳产性分析(英文). 符明联,廖原,李根泽,原小燕,张美华,刘丽. 2012

[3]国审玉米新品种绥玉47的选育及制种技术. 邵勇,魏国才,孙艳杰,石运强,邵珊珊,李云龙,南元涛. 2020

[4]小麦粒重降低原因与防御对策研究. 张定一,郑王义,乔蕊清,卫云宗,马爱萍,高银奎. 2000

[5]中熟中粳品种'沪早粳193'的特征特性及其在上海地区的配套栽培技术. 张美英,张萍,吴书俊,王凯,胡泽军,张丽霞,叶俊华,杨航,陆铭昌,顾啸,闫影. 2024

[6]转基因抗虫棉后时代棉花科技问题思考. 倪万潮,郭书巧,束红梅,沈新莲,张香桂,徐鹏. 2012

[7]大豆新品种晋豆41号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刘支平,冯高,郭新文,张旭丽,刘飞,杨芳. 2011

[8]玉米高产杂交种综合抗性评价. 晋齐鸣,宋淑云,王立新. 2000

[9]1998年小麦粒重降低原因的初步分析. 张定一,闫自强. 1998

[10]玉米转录因子ABP9在植物耐逆反应中的功能及调控. 张霞,王磊,张敬原,王汉潜,GynheungAn,范云六,赵军. 2006

[11]高油大豆新品种福豆18. 蓝新隆,张玉梅,胡润芳,林国强. 2024

[12]4个油研品种的株型结构比较. 赵继献,任廷波. 2002

[13]双低杂交油菜品种油研七号及其亲本的株型结构与演变特点. 王华,汤晓华. 2001

[14]棉花不同品种株型结构对产量的影响研究. 刘继国,陈振武,包秀红. 2004

[15]新疆南疆机采棉品种株型结构与产量性状的相关性. 郑巨云,王俊铎,张泽坤,梁亚军,龚照龙,艾先涛,郭江平,莫明,李雪源. 2020

[16]不同株型玉米基因型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分析. 赵小强,陆晏天,白明兴,徐明霞,彭云玲,丁永福,庄泽龙,陈奋奇,张大志. 2020

[17]"棉太金"对长江流域棉区麦(油)后直播棉花株型结构的影响. 杨杰,杨杰,杜明伟,朱烨倩,羿国香,李亚兵,田晓莉,李水清,陈舫,张立祯,李召虎. 2020

[18]长江上游稻区超级杂交稻育种的思路与进展. . 2007

[19]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配套农艺技术研究 Ⅱ.不同种植方式对油菜株型结构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浦惠明,龙卫华,高建芹. 2009

[20]两系法超级杂交稻粤杂122动态株型结构研究. 陈友订,万邦惠,张旭,黄农荣,黄秋妹.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