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洲灌区多熟种植现状潜力与开发对策——以张掖市甘州区为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柴强

作者: 柴强;高育峰;黄高宝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绿洲灌区;多熟种植;种植指数;节水农业

期刊名称: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3-4315

年卷期: 2005 年 40 卷 06 期

页码: 122-126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多熟种植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但严格受限于热量和水分资源。通过对绿洲灌区典型代表甘州区多熟种植现状的评价以及热量和水分复种潜力的测算,得出该区仍有22.35%的复种潜力可供挖掘。提出了绿洲灌区发展多熟种植的基本对策:以节水为突破口,稳定现存复种规模,挖掘内部潜力;组合节水型高产高效多元化多熟模式;循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适度提高复种程度;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增加复种经济效益。

分类号: S344

  • 相关文献

[1]西藏一年两收套复种技术研究. 关树森,刘国一,尼玛扎西. 2009

[2]晋南旱地多熟种植效应研究. 冯永平,李永山,朱建中,牛西午. 2001

[3]多熟种植模式中冬小麦光合特性研究. 李忠华,孟凤轩,陈署晃. 2008

[4]棉田立体间套复种多熟种植技术研究与应用. 谭斌,李林,孙玉桃,龚次元,张武汉,杨光立. 2003

[5]多熟制条件下节水抗旱农作模式的水分利用率研究. 张鸿,姜心禄,朱钟麟,袁勇,谢红梅. 2006

[6]四川盆地2·5熟产粮22·5t/hm~2种植技术研究. 汤永禄,梁远发,杨勤,何文铸. 2007

[7]塔里木盆地多熟种植的生产效应及作物群体生长分析. 孟凤轩,崔新建,杨国武,何雄,马海刚,李忠华. 2003

[8]发展多熟种植 建设高产农田. 佟屏亚. 1998

[9]多年采用不同捡拾方式对地膜残留系数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唐文雪,马忠明,魏焘. 2017

[10]多年固定道保护性耕作对土壤有机碳和小麦产量的影响. 刘莉莉,马忠明,吕晓东. 2013

[11]垄作沟灌栽培对土壤水热效应和春小麦产量的影响. 马忠明,连彩云,张立勤. 2012

[12]耕作方式对绿洲灌区农田土壤有机碳及其分布的影响. 马忠明,吕晓东,刘莉莉. 2015

[13]绿洲灌区垄作沟灌栽培对土壤物理性状和春小麦产量的影响. 唐文雪,马忠明,张立勤,连彩云. 2012

[14]基于水盐平衡的绿洲灌区次生盐碱化防治研究. 陈小兵,杨劲松,杨朝晖,余世鹏,汪玉磊. 2007

[15]6个适宜武威市绿洲灌区的大豆新品种(系). 张大志,李长亮,韦瑛. 2019

[16]河西绿洲区大棚甘蓝产量、品质和养分吸收对不同水肥组合的响应. 马彦霞,张玉鑫,王晓巍. 2018

[17]SODm尿素氮减量对河西绿洲灌区春玉米产量效益及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崔云玲,张立勤. 2021

[18]甘肃河西绿洲灌区农田耕层土壤养分调查与评价. 黄涛,车宗贤,赵欣楠,袁金华,俄胜哲. 2021

[19]捡拾方式对绿洲棉田地膜残留和棉花产量的影响. 马兴旺,赵靓,李磐,杨涛,冶军,闵伟,侯振安. 2020

[20]免耕与秸秆覆盖对绿洲灌区冬小麦产量及土壤水分的影响. 黄涛,冯福学,车宗贤,俄胜哲.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