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Co-γ射线诱变选育早熟和高产及优质大豆新品种黑河52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鹿文成

作者: 鹿文成;闫洪睿;张雷;贾鸿昌;梁吉利;韩德志;朱海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60Co-γ射线诱变;早熟;大豆;黑河52

期刊名称: 黑龙江农业科学

ISSN: 1002-2767

年卷期: 2011 年 09 期

页码: 10-12

摘要: 1998年以黑河18为母本,绥97-7049为父本进行杂交,1999年用60Co-γ射线0.14 kGy辐照大豆F2风干种子,经多代按系谱法进行选择,选育成早熟、高产和适应性强的大豆新品种黑河52。于2010年3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该品种具有早熟、高产稳产、秆强、不炸荚、适应性广和适宜机械收获等突出特点,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2 092.6 kg.hm-2,比对照品种黑河43增产8.1%,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420.4 kg.hm-2,比对照品种黑河43增产8.5%。该品种的成功选育表明辐射诱变与常规杂交相结合的育种技术是选育早熟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的有效方法。

分类号: S565.1

  • 相关文献

[1]透明质酸生产菌的诱变选育. 陈永浩,王强. 2009

[2]广藿香~(60)Co-γ诱变体植株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姚宇,李娟玲,李碧英,罗志平,李丽辉,李文革. 2017

[3]早熟大豆规模化制种技术. 韩德志,闫洪睿,张雷,梁吉利,贾鸿昌,来永才,毕影东,鹿文成. 2019

[4]优质早熟大豆新品种吉育232的选育及示范推广. 刘念析,刘宝权,王博,刘佳,刘浩,厉志,陈亮,董志敏. 2021

[5]高产早熟大豆新品种黔豆14的选育. 陈佳琴,朱星陶,杨春杰,谭春燕,龚锡震,娄利娇,徐熙. 2021

[6]大豆的早熟矮化育种与应用研究. 郭荣起,孙如建,张琪,胡兴国,于平,孙宾成. 2020

[7]早熟丰产广适大豆新品种晋豆49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邢宝龙,张旭丽,刘飞,王桂梅,马涛,殷丽丽. 2019

[8]早熟高油高产大豆新品种吉育205的选育. 孟凡凡,孙星邈,张云峰,范旭红,郑宇宏,王明亮,陈亮,王曙明. 2015

[9]高产早熟夏大豆新品种苏夏18的选育. 黄璐,张晓燕,王书维,袁星星,陈新,王润东,薛晨晨. 2024

[10]高产早熟大豆新品种盐豆2号的选育. 薛松,于文青,杨红燕,张英虎. 2024

[11]早熟高油高产大豆新品种东盛2号的选育. 张鸣浩,衣志刚,闫晓艳,段连合,邱强,张德臣,孟凡钢,赵婧,张伟. 2017

[12]早熟大豆新品种合农152选育与育种体会. 郭美玲,郭泰,王志新,郑伟,李灿东,赵海红,徐杰飞,赵星棋,张振宇. 2022

[13]大豆新品种中黄901的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陶金璐,司汉涛. 2016

[14]山西早熟大豆品种主要数量性状遗传相关及通径分析. 张小虎,刘学义. 1992

[15]早熟高产高油大豆新品种吉育242的选育. 董岭超,王曙明,杨振宇,孟凡凡,孟凡钢,范旭红,蒋洪蔚,闫日红. 2023

[16]早熟优质大豆品种绥农38的选育推广及体会. 付春旭,付亚书,姜成喜,景玉良,姜世波,王金星,张维耀,曲梦楠,高陆思. 2018

[17]早熟大豆品种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付春旭. 2013

[18]早熟耐密型大豆新品种晋豆45号的选育. 邢宝龙,冯高,郭新文,张旭丽,王桂梅,刘飞,刘支平. 2014

[19]迟播对早熟大豆产量、品质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董全中. 2008

[20]早熟高产大豆合农69及其生产技术规程. 吕爽,王宇,郑伟.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