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垄向对玉米增产效果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石绍河

作者: 石绍河;刘宝海;符强;刘立超;王雷;李炜;肖佳雷;王俊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垄向;玉米;产量;生育指标

期刊名称: 黑龙江农业科学

ISSN: 1002-2767

年卷期: 2011 年 2011 卷 05 期

页码: 23-25

摘要: 以不同垄向为切入点,玉米品种龙单51为试材,于2010年开展了不同垄向对玉米增产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玉米在苗期、拔节期、大喇叭口期、抽雄期、灌浆期,南北垄向的各层土壤温度、叶面积系数、干物重等构成产量因子均高于其它处理,南北垄向、东西垄向、东北西南垄向分别比东南西北垄向增产7.90%、4.80%、2.83%,南北垄向值得推广。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不同垄向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石绍河,王俊河,刘宝海,符强,李炜,肖佳雷,李琬. 2012

[2]不同垄向栽培对大豆产量影响的研究. 符强. 2011

[3]大豆不同垄向栽培增产效果研究初探. 申晓慧,刘婧琪,姜成,赵桂范,张敬涛. 2011

[4]淮北棉区高品质棉营养钵育苗移栽技术规程. 杨峰,王阶祥,陈平,李卫华,杨梅,胡新燕,张正敏. 2004

[5]优质杂交粳稻辽16优06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 张丽颖,张忠旭. 2019

[6]淮北地区转基因抗虫杂交棉徐杂3号的栽培技术规程. 王阶祥,杨峰,李卫华,胡新燕,张正敏. 2008

[7]杂交粳稻辽优2016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 高焕勇,梁传斌,李如海,张忠旭. 2013

[8]里下河地区“宁杂1818”一穴双株栽培技术规程. 李锦霞,李爱民,张洁夫,李祥,陈书健. 2016

[9]杂交粳稻辽优2006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 张雪,高焕勇,李如海,张忠旭. 2013

[10]留叶枝棉优质高产规范化栽培技术. 张教海,别墅,王孝刚,夏松波,许红,沈金权. 2005

[11]高产粳型杂交稻寒优1027产量构成指标与相应群体的建成. 蔡意中,陈桂发,吴惠民,薛渝生. 1991

[12]玉米品种龙单59不同密度和施肥量的栽培模式研究. 王明泉,苏俊,李春霞,龚士琛,闫淑琴,李国良,扈光辉,任洪雷,张长勇. 2014

[13]不同玉米品种去留分蘖对生物学性状、产量及产值的影响. 方向前,闫伟平,吕端春,于钟富,杜佃河. 2016

[14]吉单631不同密度植株分蘗、产量及产量构成研究. 方向前,闫伟平,吕端春,于钟富,杜佃河. 2017

[15]不同培肥方式对玉米产量及其组分的影响. 闫孝贡,胡楠,袁静超,盖嘉慧,刘剑钊,张洪喜,梁尧,蔡红光,任军. 2017

[16]通辽地区玉米不同覆膜方式技术效果分析. 李金琴,王宇飞,侯旭光,陈杰辉,薛永杰,李雪峰,胡航. 2015

[17]密度对玉米群体产量和产量性能的影响. 侯玉虹. 2017

[18]旱地玉米覆盖栽培的土壤水热及产量效应. 杨封科,高世铭,张绪成,马一凡. 2014

[19]辽宁省玉米生产现状及发展前景. 王建迎,李书平. 1999

[20]赤峰地区滴灌条件下玉米最佳施肥效应研究. 张昊,郝春雷,霍剑锋,孟繁盛,慈艳华,郑伟,张丽研,边丽梅,董喆.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