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素用量和密度对玉米营养体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何世炜
作者: 何世炜;常生华;张建全;王夏仙;杨虹民
作者机构: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甘肃草原生态研究所;景泰县农技中心
关键词: 施氮量;营养体;毛叶苕子
期刊名称: 草业学报
ISSN: 1004-5759
年卷期: 2003 年 12 卷 01 期
页码: 76-81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研究了氮素施用量和密度对玉米营养体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氮素和增加种植密度对玉米营养体产量有显著的增产效应,在密度为15万株/hm2,施氮237kg/hm2时,玉米营养体产量最高,为32584.7kg/hm2;比常规种植密度9万株/hm2增产26%。玉米营养体产量乳熟期最大,适宜收割期宜在灌浆期。营养体生产较籽实生产收获期提前了50d,利用玉米营养体收获后的生长余季(8月1日10月20日)生产毛叶苕子营养体,二者合计生产绿色营养体3.88万kg/hm2,粗蛋白5638.51kg/hm2,分别是籽实生产的1.5、3.77倍。光、热、水生产效率较籽实生产提高了47.8%。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基于DNDC模型长期复种翻压绿肥对土壤有机碳和小麦产量的模拟. 肖玉涛,李正鹏,宋明丹,段豆豆,韩梅. 2024
[2]陕2A不育系微偻量对植株生长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朱刚. 1999
[3]陕2A不育系微粉量对植株生长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朱刚. 1999
[4]中国棉花枯萎病菌群体变异的跟踪报道. 丁之铨,孙文姬,郭杰. 1998
[5]可作为饲料的水稻绿色营养体的营养素产量分析. 余汉勇,蒋玉铭,汤圣祥,王雅芬. 1997
[6]大豆营养体生长和結实的关系及控制方法. 李庆荣,穆凤荣. 1964
[7]旱作马铃薯营养体对块茎膨大速度及其产量的影响. 樊民夫,杨明君,李久昌,鲁喜忠. 1992
[8]黄瓜营养体苦味基因Bi的定位. 李曼,龚义勤,苗晗,武剑,顾兴芳,张圣平,王晓武. 2010
[9]我国营养体产业发展及种植业结构调整. 刘国栋. 2000
[10]优良黄瓜无苦味雌性系材料“17WKWG”的选育. 王鹤冰,向华丰,张生,陈新中,张洪成. 2021
[11]播种期、播种量和肥料用量对毛叶苕子产草量及籽实产量的影响. 范霞,段玉,段海燕,张君,姚俊卿,安昊. 2012
[12]麦收前复种毛叶苕子技术模式的比较研究. 李建忠,周喜平,胡喜云,仲生柱,靳存旺,温晓亮,高宇,任永峰. 2017
[13]绿肥与苗木间种改良苗圃盐碱地的研究. 孙文彦,孙敬海,尹红娟,许建新,李志杰. 2015
[14]种植绿肥对作物产量和细菌群落稳定性的影响. 韩梅,刘蕊,李正鹏,严清彪,孙小凤. 2021
[15]播期对毛叶苕子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韩云飞,高日平,任永峰,赵沛义,刘小月,高宇,张鹏,梁广荣,高金龙. 2020
[16]氮肥减量下长期间作毛叶苕子根茬还田对玉米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卢秉林,车宗贤,张久东,包兴国,吴科生,杨蕊菊. 2022
[17]除草剂对毛叶苕子田杂草的防除效果. 赵远征,王东,徐利敏,赵沛义. 2021
[18]毛苕子优异种质资源筛选及评价. 舒秋萍,包兴国. 2004
[19]长期施用绿肥减施化肥对毛叶苕子产草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张久东,包兴国,曹卫东,车宗贤,卢秉林,杨新强,吴科生. 2017
[20]冬绿肥-春玉米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周志明,张立平,曹卫东,黄元仿.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黄土高原4种高糖黑麦草在不同刈割方式下的营养价值评价
作者:邹敏;成慧;宁娇;李腾飞;谢凯丽;Eun Joong Kim;Nigel Scollan;常生华;侯扶江
关键词:高糖黑麦草;黄土高原;营养品质;产草量
-
不同施氮量对苜蓿生产性能及饲用品质的影响
作者:李永德;刘兴成;张建全;孙学保;刘金蓉;王文庆;芦娟
关键词:不同施氮量;苜蓿;产量;饲用品质
-
新时代背景下牧草与饲料作物栽培学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作者:杨宪龙;杨惠敏;张建全;沈禹颖;王自奎;杨倩
关键词:课程思政;发展机遇;元素挖掘;教学模式;效果评价
-
不同种植密度对青贮玉米生长、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作者:刘兴成;张建全;胡健泰;钟辉丽;朱明敏;于栋
关键词:种植密度;青贮玉米;生长性状;产量;经济效益
-
新农科背景下草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作者:常生华;张岩;王召锋;彭泽晨;刘永杰;侯扶江
关键词:草学;新农科;实践教学体系
-
新农科背景下草类植物育种学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作者:张吉宇;谢文刚;张建全;张正社
关键词:草类植物;育种学;教学模式;全链条课程教学;DeltaGen;国际合作;课程建设
-
灌溉模式对河西灌区禾-豆间作系统饲草产量、品质和水分利用的影响
作者:王茂鉴;石薇;常生华;张程;贾倩民;侯扶江
关键词:秣食豆;拉巴豆;禾-豆间作;干草产量;水分利用效率